鄧州網訊 在2006年高考中,鄧州一高創下了近年來的新輝煌,重點大學進線253人,本科以上進線1121人。如此優異成績是怎么得來的?近日,記者帶著這個問題深入到鄧州一高進行采訪,“挖”出了蘊含其中的因果關系。
解讀1:文化積淀豐厚 人文精神濃郁
鄧州一高位于鄧州古城東南隅,辦學歷史悠久。北宋名臣范仲淹1045年謫知鄧州,曾于此創建花洲書院,并在院內春風堂寫下千古名篇《岳陽樓記》。1905年,花洲書院始辦新學,后沿革為鄧州市第一高級中學,故學校享有“千年學府”的盛譽。這里曾相繼培養出了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丁聲樹,著名教育家韓作黎,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一批全國知名人士。近年來,又培養出2名河南省高考狀元和3名南陽市高考狀元。
在鄧州一高采訪,記者看到該校的軟硬件建設無不是歷史與現實、傳統與革新的完美結合:校歌以弘揚“憂樂”精神為主題;校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展示了一種博大胸懷;學校憂樂廣場、博士長廊、校史館貫穿了憂國憂民和愛國主義的思想紅線,讓人精神升華;校園的“花洲路”、“春風路”、“憂樂路”、“景范路”、“覽秀路”滲透著花洲書院的人文精神內涵,閃耀著新時代的光輝。校長柳玉朝告訴記者,2004年以來,學校以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鄧州”的活動為契機,充分挖掘利用“千年學府”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發揚光大先賢大家的學習遺風,使一高校園的學子們能夠浸潤在崇文尚智的優良傳統之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
解讀2:辦學理念先進 校園充滿激情
2005年以來,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一高領導班子確立了“以人為本,和諧平衡,激情生活,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他們認為,以人為本,就是校長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學生以成長為“本”。一高的和諧平衡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和校園管理兩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中,他們注重師生和諧互動,知識能力并重,在校園管理中,他們盡可能充分地發揚民主,在理、紀、情三者之中尋求管理的最佳尺度。在具體管理上,突出一個“情”字,體現一個“實”字,關注一個“細”字,使班子成員之間、處室之間、一線教師與職員之間和諧相處,力求使管理者心平氣和,被管理者心悅誠服,力求使人人情緒穩定,個個心理平衡。
漫步在一高校園,記者時時處處都可以感受到激情洋溢、朝氣蓬勃的校園氛圍。學校門口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鼓士氣、激志氣、扶正氣的名言警句不斷更換;大大的銅質標語“每天充滿激情去工作,每天充滿激情去學習,每天充滿激情去生活”懸掛在校園醒目位置;各個教室、實驗室、教研室、辦公室都張貼著至理名言,令人向上,催人進取。校長柳玉朝說,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校風決定了一個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一高著力營造奮發向上的激情校園,其目的正是為了端正校風。
解讀3:狠抓常規落實 打造名牌學校
為了使學校成為領軍鄧州乃至豫西南的名牌學校,一高近年來投入巨資,全面提升學校的軟硬件建設和管理水平,大力實施規范化管理,腳踏實地地創建省級示范性高中。在硬件建設上,對老校區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宏觀方面,科學設計,合理布局,使區域功能明確,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有機地融為一體。微觀方面,規范供電線路,改造排水設施,安裝供暖設備,建起校園網和電子攝像保衛系統,大力綠化、美化、凈化校園,使綠樹紅花相映生輝,亭臺水榭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墻一壁都育人,一草一木都傳情”的育人氛圍。在搞好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一高又大力抓好常規管理,嚴格教學常規制度的落實,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使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經過不懈努力,2005年11月一高一次性通過了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專家驗收組的驗收,順利晉升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成為一方名校。
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素質。為此,一高實施了“名師工程”,以激活教師隊伍,促使教師由普通型向學者型、專家型轉變。學校黨委通過師德師風建設活動,樹立典型、強化培訓,使優秀教師香起來,平庸教師忙起來,懶散教師慌起來。通過聘任等系列改革方案,量化工作業績,淘汰“南郭先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05年以來,一高不僅高考成績穩步提高,素質教育也開出了喜人的花兒。學生楊旋制作的“電動機斷相保護器”獲省級一等獎。學生李軍創作的科技作品“海浪發電機”榮獲河南省第1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南陽市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學生楊明在河南省象棋大賽中獲得第五名。
解讀4:領導悉心關愛 名流傾情勉勵
鄧州大地名人輩出,緣于其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對此,鄧州一高校長柳玉朝感觸最深,他說:“一高取得的優異成績與上級領導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密不可分?!?SPAN lang=EN-US>
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國家總督學柳斌、原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省政協副主席張洪華、省教育廳副廳長訾新建及南陽市部分領導都曾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視察一高,精心題詞,寄予厚望。著名作家、校友二月河經?;啬感⒂^指導,并在校慶期間為在校校友做了語重心長的報告發言,傳授讀書方法,講解做人道理。最令一高師生難忘的是,2005年10月,一高百年校慶期間,南陽市委常委、鄧州市委書記劉朝瑞親臨學校,為師生作了長時間的專場報告,從世界政治局勢講到全國教育形勢,從當前學生的學習到未來人才的標準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闡述,殷切期望一高學子早日成才。校慶期間,市長劉樹華出差在外,但心中仍惦記著一高,特致電祝賀。市教育局領導班子,經常深入學校一線指導工作,特別是局長袁建亞每月至少一次到學校調研,了解師生愿望,及時解決熱難點問題,為大家加油鼓勁。今年春天,市教育局還協調聯系北大教授、北京特級教師、《中學生閱讀》雜志社知名編輯十余人到一高講座,有效提高了考生的復習技巧和迎考能力。
2005年,為滿足廣大群眾對優質高中教育日益增長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果斷決策,于當年9月啟動一高中新區建設工程。目前占地386畝,總投資1.2億元,高起點、高標準,大氣新穎的新校園正在緊張建設之中,預計今秋即可啟用。
湖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的時期,歷經千年而彌壯彌新的鄧州一高,沐浴著創建文化鄧州的東風,在各級領導、鄧州各界群眾的重視和支持下,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正如柳玉朝在師生大會上所說:“我們要以努力創建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為目標,充滿激情去工作和學習,為把鄧州一高建成‘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名校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