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市教體局搶抓機遇,補齊教育短板,大力推動了教育的振興,一年來,我市教育工作亮點紛呈,全市教育工作榮獲國家、省、市等各類表彰共30余項,教育環境顯著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湍北高中建設如火如荼
3月2日,記者在湍北中學建設項目現場看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幾十名建筑工人戴著口罩和安全帽,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我市湍北中學建設項目目前已全面復工,項目共有16個單體建筑,現已開挖9個基槽,基槽商砼墊層已完成。預計在今年秋季高中一年級能投入使用。”中建七局項目經理王慶子介紹。
市湍北中學位于市統籌城鄉發展實驗區靈山路與中州大道交叉口東北角,學??傉嫉孛娣e205.95畝,總投資3.86億元,總建筑面積11.6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有教學樓、圖書館、報告廳等。學校規模為20規60班,3000個高中學位。
湍北中學能順利投建施工,張樓鄉功不可沒,面對土地收儲的艱巨任務,張樓鄉劃分六個工作組,書記、鄉長親自上陣,做好對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幫助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在湍北中學奠基儀式結束后,我們的6個施工隊就馬上行動,對收儲的596畝土地進行圈建圍墻,3000多米的院墻,兩天就順利完成了。”張樓鄉黨委副書記張海波說。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作為土地征收和儲備主管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土地征儲工作,主動與相關單位溝通、銜接,實時跟進,為學校建設開辟綠色通道。“我們從土地審批到收儲供應,主動與項目單位對接,及早參與項目用地選址、勘測定界、征地補償等前期工作,按時備齊各類報批要件,為項目盡早投建奠定基礎。”市國土局土地儲備中心負責人陳志鵬說。
人才引進補充短板
優秀教師引進是補齊教育短板的關鍵一環。市教體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發展的基礎和關鍵,不斷完善教師補充機制,認真做好教師納新工作,2019年,落實招聘補充新教師779人,其中高校簽約64人、全科教師20人、面向社會招聘216人,招聘人事代理教師329人,完成特崗教師招聘150人。
“為提高新招聘教師的質量,打造高素質的高中教師隊伍,我們首次面向重點高校招聘高層次人才,為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高中教師隊伍。” 市一高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9年,市一高中首次面向“985”“211”院校和省屬重點師范院校畢業的優秀大學生進行招聘,共招錄聘用63名高層次人才。
“畢業后能回到自己的家鄉支援教育事業,我有一種強烈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我將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參加招聘的應屆畢業生張淑亞說。
此次“985”大學本科或碩士畢業生應聘入職的,給予每人安家費20萬元,并提供人才公寓一套,工作滿10年后取得住房產權。“211”大學本科或碩士畢業生應聘入職的,給予每人安家費15萬元,并提供人才公寓一套,工作滿10年后取得住房產權。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和省外一本師范院校畢業生應聘入職的,給予每人安家費10萬元,并提供教師周轉房一套。
“通過這次應聘,我真實感受到了鄧州人才引進力度很大、教育的投資意識很高,現在這里又通了高鐵,相比其他縣市優勢比較明顯,我相信鄧州的教育事業一定會越來越好。”來自淅川縣厚坡鎮的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張安琪說。
據介紹,我市計劃在今年補進教師1000人,其中特崗200人,全科教師100人,高校引進300人,人事代理300人,幼兒園教師100人。在基本解決高中教師缺口的基礎上,增加高中教師總量5%的儲備。目前,教師招聘補進方案已制定。
教師優先提升幸福感
去年8月市委書記金浩在市一高中調研時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進一步為教師辦實事,盡快在有條件的各大醫院開設教師優診窗口,全市公交車輛開通教師免費乘坐并設置教師專座,全市旅游景點教師免費,提升廣大教師的獲得感和榮譽感。
2月29日,記者在市人民醫院教師優診窗口看到,前來就醫的裴營中心校候老師正在辦理住院手續。
在掛號、收費、取藥等窗口,記者看到,紅色的“教師優先”標志,詢問導診臺工作人員后,得知市人民醫院開辟了教師就診“綠色通道”,實施教師就醫優先服務:優先掛號、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等。教師在住院就診時,持社會保障卡、有效身份證件或本人的教師資格證辦理入院手續,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無需交納住院押金,直接住院治療。
“趁這個星期天天氣好,帶孩子們來花洲書院轉轉,現在不僅景點免費,就連坐公交車也是免費的,能有這樣的待遇,心里特別激動,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幸福感,我們將以百倍的干勁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城區四小學區教師周海燕感動地說。
目前,市中心醫院也已設置教師優診窗口,全程優化就醫服務模式;公交公司已為全市9000余名教師辦理了免費公交卡;2019年9月全市旅游景點已對全市教師免費開放;市教體局將在五年內通過多種形式為教師提供優惠商品住房。
“今年,我們要主動適應教育發展新態勢,牢牢把握一個中心、兩個促進,始終堅持四個根本,在‘一抓三突破’工作中,實現教育率先突破,開創鄧州教育光明未來,為全市丹江口庫區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市政府黨組成員、教體局局長李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