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最快樂的事,莫過于過年時放鞭炮。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我七八歲,村子里還沒有樓房,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就是三間瓦房,一間廚房,一間牛棚,墻外加一間樓門,村里最好的房子是三娘家。她家的房子蓋的是紅磚青瓦,兩邊各兩間廂房,樓門也是完整的一間房,形成一個北京式的四合院。據九十歲的秀才爺講,像三娘家的房子在排子河以北沒有第二家,因為村子里還有不少家住的是土坯草房,一圈土墻,上面苫的是麥秸,我家就是這樣的房子,歪歪扭扭的兩間。
我上學的時候學習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條件反射似的,第一個就想到我家的房子。“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這兩句記得特別清楚。
一過臘月二十三,大人小孩都忙活起來,大人忙著置年貨,買對聯、買粉條、買酒、買煙、買糖果、買豬肉,外婆家幾斤,舅爺家幾斤,老干爹家幾斤,自己家留幾斤過年,掰著指頭細細算計,平時舍不得買的,舍不得吃的,舍不得穿的,舍不得喝的,一過年盡量滿足你。我記得那一年春節有一個親戚來我家帶來幾瓶健力寶,我喝了一瓶,興奮地在伙伴們面前炫耀了幾天。這樣一折騰一年的收入,基本上消耗殆盡,也有的過年沒錢,連壓歲錢也要一元一元的借。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到過年大人們都發愁,小孩子天生是樂天派,可不管這些,天天盼著過年。
一過年就有新衣服穿,一年到頭都是補丁衣服,要不就是哥哥姐姐的“打頭貨”,不是袖子長,就是褲腰大,穿上極端滑稽。我的鄰居二娘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即使新褲子也要先在屁股上、膝蓋上縫兩個補丁,她說小孩子“破費”,不知道心疼衣裳,總是在地上磨,這些地方壞了,找同樣的布找不來。先縫上補丁爛了一撕還是新衣服,二娘是諸葛亮,她的兒子“爛鋼片”的褲子穿到年底,屁股的確爛了洞,二娘就把它撕下來,像兩個大燈泡,一走路屁股一上一下,走到哪里都把人笑成一片。
好不容易,熬到了年三十中午,老才、蝌蚪、老斧頭、梁頭娃、爛鋼片早已攥足了勁,一個個像充足了氣的輪胎,精氣神十足,盤算著誰家先放鞭炮,然后約著去撿沒燃響的鞭炮,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
我們那時就喜歡玩鞭炮,一到三十晚上,誰家鞭炮一響,一窩蜂似的沖向那家,運氣好的總能撿上幾個,緊緊地攥在手心里,唯恐被別人搶跑。爛鋼片個子大跑得快,手也大,整個身子向前一撲,把紅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