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打工仔歸鄉養雞養出“金疙瘩”

    2017-12-13 19:15:20 作者:鄭 雪 來源:
    分享到:

        “咯咯咯、咯咯咯……”12月5日,循著這聲音,記者走進白牛鎮兩分店村竇雪堯養雞場,只見郁郁蔥蔥的樹林之中,掩映著一間三百多平方米的白色瓦房。瓦房內,一座現代化的雞舍里,成排的母雞正從籠子里伸出頭來活潑地進食。

        “這幾天上門訂購雞蛋的人太多了,我收雞蛋都忙不過來,批發商來了都幫我收!”正在撿雞蛋的養雞場老板竇雪堯樂呵呵地說。

        今年28歲的竇雪堯是白牛鎮兩分店村人。2013年,因家庭貧困,他和妻子踏上了去南方務工的路。

       “常年在外務工,無法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是我心里最深的痛。”竇雪堯說。2014年,父母身體每況愈下,孩子需要父母的教育和陪伴,他毅然回鄉創業。

        “我一定要找一條適合在家鄉發展的路子。”回來后,看到村里落后的情景,竇雪堯暗自立誓。

        一次,無意中在《新聞聯播》里看到有脫貧致富養蛋雞項目的宣講,竇雪堯敏銳地捕捉到市場上雞蛋價格將持續走高的信息,萌生了養蛋雞的念頭。

        說干就干,2014年2月,竇雪堯把在外打工的幾萬元積蓄和在親戚朋友處東拼西湊的5萬元,全部拿出來購買雞苗、搭建雞棚,建起了養雞場,開始了規模養殖。

        說是養雞場,其實總共只有500只雞苗,不過規模雖小,但對于竇雪堯來說卻意義非凡。這是他創業致富的第一塊“煉金石”,他對這個養雞場充滿了熱情和希望。

        他細心照料小雞苗,幾乎每天都堅守在雞舍里,觀察雞的生長,常常忙到很晚,甚至半夜也要起來到雞棚里看看。“比對孩子還要上心呢!”妻子黃國勉為此沒少埋怨他。

        竇雪堯深知,自己不會養殖技術,也不懂雞病防疫知識,但他虛心學習,購買了大量的養雞技術書籍,并及時向畜牧局技術員及專家請教相關養殖技術。第一年他就掌握了養雞技術,還收回了成本,這也堅定了他靠飼養蛋雞創業的信心。

        “養雞是個技術活。首先要抓好防疫,按時給雞打預防針,隨時觀察雞的生長情況,發現疫病苗頭立即治療;其次,給雞喂飼料要有固定的地點,因為雞舍比較大,所以每次投放飼料都有固定的地點和時間,按時‘開飯’,雞才會長得好;最后,雞舍要通風干凈,每天及時清除雞舍里的糞便,給雞創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說起養雞來,竇雪堯頭頭是道。

        “現在給雞打針治病我是輕車熟路了,最開始的時候,抓住病雞,雞翅膀撲棱撲棱亂踢騰,我根本下不去手。”竇雪堯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如今,竇雪堯的蛋雞養殖場發展起來了,看到竇雪堯通過養雞致了富,不少村民也動了心,紛紛上門向他學習養蛋雞的經驗。

        對于村民們的要求,竇雪堯沒有拒絕,而是耐心向大家講解自己養雞的心得,把自己掌握的蛋雞養殖知識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大家。村民不懂雞舍修建,他去幫忙壘雞棚;不懂給雞打針、滴藥,他手把手教……盡管每天忙到很晚,他卻很開心。

        “馬上年底了,雞蛋最近是供不應求,價格也上來了,每天再忙再累也覺得很值!”竇雪堯熟練地撿著雞蛋、篩選、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如今,一車一車的雞蛋從兩分店村運到了市內各大超市,也運到了廣州、上海等國內大中城市的商超。“在外打工這么多年沒有淘到金,沒想到卻在家鄉找到了‘金疙瘩’!”這位昔日的打工仔,如今的致富領路人,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明年我將把規模擴大到10000只,爭取收入再上一個臺階!”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