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腰包鼓起來 群眾笑起來 ——白牛鎮單橋村脫貧側記

    2019-04-04 15:44:02 作者: 張雪潔 來源:
    分享到:

      陽光明媚,春意融融。日前,記者走進白牛鎮單橋村,看到田間的村民正忙著備農資、整地、播種,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村黨支部書記單元富說,村民們的幸福生活來源于黨的好政策。單橋村2014年被評為貧困村,5年來,在市鄉兩級的幫扶下,通過發展產業、建強組織、志智雙扶,群眾的腰包鼓了、村莊的環境好了、村民的幸福感強了,于2018年底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黨建引領蓄動能

      “過去村里的工作,大多都是鎮村干部出馬打頭陣,而現在,黨員爭做表率當先鋒,村支部的凝聚力增強了,為民服務的意識大大提高了。”單元富告訴記者。

      近年來,該村把建強村“兩委”班子,夯實村級組織作為硬任務硬指標,抓緊抓實抓好,為工作開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制,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村干部值班等制度,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引導他們做“忠誠、干凈、擔當”的基層干部,積極發展培養村級后備干部,落實黨員聯系戶等制度,為村各項事業發展注入動力;堅持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處理村內重大事項,先后研究、推進落實民生實事10余項,群眾真切地得到了實惠;扎實開展“四化雙評”工作,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村民們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通過辦實事、惠民生,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我們黨員干部也得到了鍛煉,積蓄了動能,在關鍵時刻頂得上、挺得住,村黨組織成了群眾的堅強后盾。”單元富說。

      產業帶動富口袋

      “以前在外打零工,一年掙不了幾個錢,現在加入了合作社,活不重,離家又近,旺季時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去年咱也脫貧了,生活是越來越有奔頭了。”在單橋村綠安蔬蔬菜種植大棚里,村民劉德新一邊采摘著新鮮的蔬菜,一邊高興地說。

      像劉德新一樣,該村不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村“兩委”干部的鼓勵引導加入了合作社,在合作社里,記者看到,蔬菜大棚里綠意盎然,十幾個社員正在大棚里忙碌著。目前,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務工等方式,使群眾多渠道增加了收入。

      “產業扶貧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我們不僅大力扶持發展村里的專業合作社,還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生產。”單元富說,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記者了解到,該村還通過光伏扶貧帶動了22戶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余元,成為貧困群眾增收的一條新路子。

      “要不是親眼所見,我做夢都不相信陽光也能給農民增加收入。”該村村民陳克普說,2017年,村里安裝了光伏電站,他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嘗到了甜頭。市文明辦駐該村第一書記尹碩介紹,光伏扶貧具備“造血”功能,為貧困戶提供長期穩定收益,能有效防止“脫貧再返貧”問題。

      志智雙扶添活力

      “脫貧先立志 致富靠自己”“人窮志不短 扶貧先扶志”……在單橋村,記者見到墻壁上刷寫著一條條催人奮進的標語。

      為了喚醒貧困戶的脫貧意志,該村籌資扶持“扶貧愛心超市”,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美化環境、鄉風文明建設等活動,憑所得積分兌換相應物品。

      單元富告訴記者,此舉既解決了群眾的生活必需品,又鼓勵貧困戶積極參與到脫貧活動中,由“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加快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同時,該村還通過宣傳教育、道德模范評創等活動,教育引導貧困群眾主動參與村內事務和環境治理。“作為村里的公路養護員,我的職責就是清掃路面,確保道路整潔、通暢。”陳克普笑道,“以前路旁的垃圾遍地都是,現在道路兩側干干凈凈的,每天回家走在這干凈整潔的村道上就是一種享受。”

      “眼前的變化都應感謝黨的好政策,今后我們會更加努力,大力發展產業,促進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單元富信心滿滿地說道。

      “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如今的單橋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就像歌里唱的那樣,群眾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