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明強是高集鎮大賀營村人,今年28歲,他原來在杭州做快遞業務,經過幾年的打拼,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一次在與周口西華縣做艾草加工的同學交談中發現艾草加工很有市場前景,產品不愁銷路。隨后他與大賀營村黨支部書記魏書營聯系,了解到我市艾草種植面積大,但做艾草加工的卻不多,同時家鄉對回創人員有優惠的政策支持,所以萌發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在鎮、村的協調幫助下,2017年11月份,剛明強的億博源中藥材有限公司投入生產,公司主要以艾葉、紅花、姜、益母草、花椒、雞血藤等中藥材料袋裝加工為主,產品銷往杭州、福建、廣州等地,一年獲利70萬余元。
剛明強的小加工廠風風火火地干起來了。隨著效益的提高,需要的工人越來越多,200多平方米的廠房顯得日益擁擠。該村村委了解情況后,積極幫助他協調廠房擴建用地,剛明強投資10萬余元,在自己閑置的宅基地上建成了300多平方米的鋼結構廠房。
“今天剛搬過來,還不就緒,這兩天把東邊的原材料挪走,這邊就可以開工了。”剛明強指著東邊的車間說。
車間西邊橫著擺了5張長約8米、寬約1.5米的加工臺,上面堆滿了小山似的艾草,車間內彌漫著一股馥郁的香氣,六十多名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裝著料包。
剛明立是大賀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母親身體有病,他40多歲了還一直單身。“母親身體好點的時候我就來這里干活,裝一袋4分錢,我一天能裝1000多包,不僅照顧了老人,還能掙錢,我要好好干,爭取早點娶上媳婦。”剛明立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說。
在廠區一角,工人張紅霞正在忙碌著,她今年40多歲,兒子、兒媳出門打工了,她負責在家照顧孫子。“自從家門口辦了廠,很多在家照顧孫子的爺爺奶奶們把學生送到學校后,都來這里上班,孫子照顧了,錢也掙了,給孩子們也減輕了負擔。”張紅霞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人沒事愛打個牌,說個閑話,生出了許多是非,現在村里都沒個閑人,想打牌都找不來人。
張紅霞的話引起了對面工友丁榮花的共鳴:“是啊,你看我60多歲了,孫子也不需要我照顧,整天在家也沒事干,還會悶出病來。我一天能裝400多包,一個月掙個二、三千元錢不成問題。來這里干干活,聊聊天,心情變好了,病也沒有了,還能掙個零花錢。”
“我現在在高集、林扒、彭橋、孟樓等鄉鎮開辦了20多家分廠,艾草的需求量大,現在我市周邊種植的艾草已不能滿足需求。下一步,我準備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艾草,并給農戶發放補貼,形成種植、收割、加工一條龍的艾草加工產業鏈,帶著鄉親們致富奔小康。”剛明強信心滿滿地說。
如今,回鄉創業的剛明強不僅帶“活”了大賀營村,還帶動了周邊4個村的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在高集鎮像剛明強一樣的‘歸雁’有30余人,他們把車間建在群眾的家門口,不但解決了農村留守勞動力和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而且走出了一條群眾增收、企業發展壯大的脫貧致富路。鎮里對回鄉創業的人才在政策、用地、資金、技能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敢創業、會創業、創成業。”該鎮黨委書記郭松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