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構林鎮余集村貧困戶余等全的心情是一天比一天好,他養殖的波爾山羊有幾只快要產小羊羔了。他算了一下,賣山羊能收入14000元,賣肉豬能收入20000元……對他來說,這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余等全今年47歲,不了解他家情況的人直夸他思路開闊,致富有方,可是鄰居都知道,在幾年前,他家僅有幾畝薄田,年富力強的余等全也只能靠氣力維持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
短短幾年時間,究竟是因為什么讓這個又黑又瘦的莊稼漢,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走上了致富的康莊大道?
余等全一家三代6口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常年需要照顧,80歲的老母親肢體四級殘疾,不能干重活,家中還有三個正在上學的孩子。余等全只能在附近打零工貼補家用,生活的重擔壓得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喘不過氣。
2016年,余等全家被列為精準扶貧對象。扶貧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一次次地登門拜訪,在他們的鼓勵下,余等全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我從小跟著家里人一起喂養牲畜,現在家里養的那頭母豬膘肥體壯,誰見都夸我養得好。要不我就試一試,發展養殖業吧!”余等全對幫扶干部說。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也出現在他眼前:資金從哪里來?
2018年9月的一天,好消息傳來,在村干部和幫扶干部的多次協調下,余等全申請的農商銀行小額貸款5萬元到賬了。從那天起,余等全便放開手腳,專心養殖波爾山羊和肉豬。
“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空有一些理論知識,面對小羊崽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養才好。”余等全回憶起剛養羊時的窘況,笑著搖了搖頭。后來,余等全便利用空閑時間,跑到養殖大戶家里咨詢學習養殖技術,村里的獸醫聽說他開始養羊,主動過來了解情況,給他講解了養殖中的注意事項。畜牧站的工作人員也給他留了聯系方式,讓余等全有問題隨時咨詢。通過向畜牧站專家、村中獸醫學習,并經過自己摸索,慢慢地,余等全已經可以獨自為羊打防疫針,治療感冒、發燒等常見病,以及處理配種等養殖中常見的問題。
“余等全養羊真是操心,把每只羊都看得很金貴。每天起早貪黑,打針喂藥,精心料理,基本上沒有見他睡過一個囫圇覺。”余集村負責人介紹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余等全的波爾山羊和肉豬養殖場,經過精心打理,規模也越做越大,現如今已經發展到擁有十頭肉豬,三十只羊。
靠養殖脫貧后,余等全越來越有精氣神,整天琢磨著怎樣把羊養好、怎樣把羊賣出去、怎樣擴大養殖規模。該村村支書告訴記者,現在余等全已經算是一個養羊的“土專家”了。在他的帶動下,村里有不少的村民也開始發展養殖業,余等全也會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和配種服務。
“養殖助我走上致富路,十分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現在的生活我覺得很充實,也很滿足。我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余等全信心十足地說,“以后,我準備把養殖規模再擴大一點,爭取帶動周邊的鄉親們一起通過養殖致富,過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