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記者在汲灘鎮魏莊幸福家園“集中供養+托養”基地文娛室看到,一群老人正在下象棋、看電視,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我們這里啥都有,比在家方便多了,還有這么多老伙計做伴,俺在這兒住得高興、生活安心。”68歲的梁國顯老人樂呵呵地說。
梁國顯是魏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伴和兒子都因患病失去勞動能力。如今,老兩口都住進了幸福家園,梁國顯還在村里當起了保潔員,每個月有700元的工資。
據了解,魏莊幸福家園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共22個房間44個床位。目前,已入住了10名五保人員和1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該家園負責人魏厚德介紹,實行集中供養好處多,老人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徹底改善,同時也給了他們精神上的慰藉,消除了孤獨感,便于統一照料,老人們的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像這樣的“集中供養+托養”點,在汲灘鎮還有南王片區幸福家園,目前已入住五保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9人。
南王片區幸福家園占地1000多平方米,嶄新的白墻圍成一個整潔的院落,院內有花壇、文化長廊;餐廳里窗明幾凈,廚房里消毒柜、電磁爐、煤氣灶、冰箱,現代化炊具一應俱全;24個床位干凈整潔。最近,來南王片區幸福家園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83歲的張西華老人逢人就說:“這里房間寬敞明亮,一日三餐都由專人安排,葷素搭配,吃著可口又帶勁……”
張西華是該鎮張橋村貧困戶,她之前居住在自家的土坯房里,患有高血壓,生活無人照顧,今年4月搬到了南王片區幸福家園。
73歲的張秀蘭老人,住進幸福家園后徹底解決了她生活的后顧之憂。她說:“被褥都不用帶我就住進來了,吃穿不用愁,看病能報銷,照顧得很周到,真是享福了。”
在農村,因病因殘致貧的家庭比較多,原本的勞動力也將長期被“拴”在病床邊。勞動力的“禁錮”,導致這個家庭“錢掙不到”“病治不好”,在貧窮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據悉,為有效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困境”這一難題,更好地保障分散供養失能五保老人和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人員的基本生活,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去年以來,汲灘鎮逐步探索“集中供養+托養”模式,在部分行政村建設功能齊全的養老幸福院,安排專人負責貧困失能老人的生活起居,既解決這部分群體的住房問題,又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同時部分富余勞力可以放心外出打工或在本地發展產業項目實現增收,做到孤寡老人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
“以前孤寡老人貧困戶大都生活難以自理,脫貧和養老成為大難題,通過‘集中供養+托養’模式,讓孤寡老人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汲灘鎮黨委書記魏新果說。
魏莊幸福家園文化活動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