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疫情防控牽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連日來,社會各界人士心系汲灘鎮戰“疫”一線,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溫暖著每一位疫情防控人員的心。
火線救急的愛心人
2月5日,在大部分快遞停業的情況下,該鎮油李村收到了兩份“貴重”快遞。該村在外創業人士梁化軍,在得知家鄉一線防控人員防護措施簡單、防護物資緊缺的現狀后,憑借自己多年在外經商積攢下的人脈和生意伙伴,廣泛發布口罩需求。多方努力之下,梁化軍從南京、山西兩地訂購了1000只N95口罩和5000只醫用外科口罩,價值兩萬余元,通過快遞寄回了村里。一個個口罩迅速補充到了逆風作戰的抗疫“戰士”手中,發放到無法購得口罩的群眾手中,梁化軍的這份愛心,如同立春后的第一縷暖陽播滿抗疫一線。
2月9日,市中醫院院長、全國人大代表唐祖宣親手將增強免疫力的中藥湯劑送到卡點值班人員手中;2月10日,愛心企業中聯水泥向該鎮捐贈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瑞敏愛心協會慰問我鎮卡口值班人員……
病毒無情人有情,滴滴愛心暖人心。截至目前,該鎮共接受愛心企業、愛心團體、愛心人士、老黨員、本地商戶等捐款捐物160余次,捐款五萬余元。這每一筆捐贈物資都是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打贏這場戰“疫”的援助,更凝聚起共抗疫情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合力!
挺身而出的貧困戶
“學忠,你歇一會再干吧!”
“不了,趁天黑前,我把這兩個村的主干道再消一遍毒。”剛從卡口換班下來的楊學忠背起了打藥桶來到村里的主干道上。
楊學忠是羅營村的一名五保貧困戶,“是黨帶領我們貧困戶過上了好日子,我們不能忘。”這是楊學忠掛在嘴邊的話。熱心腸的他經常參加村里的公益活動。羅營村村級卡口設置初期,楊學忠便主動請纓要求到卡口值班,七十多歲的他學會了使用電子體溫計,學會了宣傳防護知識,一絲不茍地守在卡點。
像楊學忠這樣的還有很多,如楊莊村為群眾清運垃圾、消毒的楊存齋、楊存喜,劉崗村為卡點值班人員送飯的劉文明等等。吃水不忘挖井人,疫情面前不退縮,一大批貧困戶挺身而出,盡心出力,助力疫情防控,展現出貧困戶念黨恩、知回報的新風采。
默默奉獻的老黨員
“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是一個黨員應該做的,沒啥可說的。”近日,記者采訪張善林時,他擺手說道。
張善林今年八十歲,是該鎮張井村一名有著五十三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的身上有著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與雷鋒在遼寧省鐵嶺市一起參與過工程建設……就是這樣一位退伍老兵、老黨員、樸實的農民,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戰,張善林毅然決然向張井村黨支部寫下了請戰書,穿上防護服當起了“疫”線“警衛兵”,拿起大喇叭做起了防疫宣傳員,并不富裕的他還拿出500元捐給卡口值班人員……
脫下軍裝,不褪色的是一名退伍老兵的勇往直前;疫情面前,不變的是一名老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默默奉獻,是雷鋒精神在一名樸實農民身上的銘記與傳承。
“在社會各界人民群眾強有力地支持下,該鎮黨委、政府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去,堅定信心,戰“疫”必勝!”該黨委書記魏新果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