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記者 李永先)“白牛的白菜,真好!”10月25日上午,在白牛鎮白西村,來自九龍鎮的蔬菜批發商賈先慶,正忙著把從地里砍下的白菜裝車,“我基本是兩天一趟,每次拉兩噸白菜,一天賣一噸,兩天一個往返。”
作為白菜種植戶、又是蔬菜經紀人的袁厚營,站在一旁看著工人們把一顆顆成熟的的大白菜剝皮裝車,笑得咧開了嘴:“我今年種植了80畝白菜?,F在農業種植需要動腦筋了,傳統農業耗時費力,收入不高。我們白西村如今種植白菜的大概有500戶,多的幾十畝,少的也有10畝左右。按一畝地每年兩季計算,一季土豆、一季白菜,一畝地保守收入5000元。”
提及白牛白菜,那可是有著很久的歷史。都說白牛白菜沒筋好吃,這也是事實。要不,白牛的白菜能遠銷廣東、福建、廣西、陜西、北京、遼寧等很多地方?據說,在廣東省的虎門市有幾個蔬菜市場,賣白菜的都寫著“河南鄧州白牛大白菜”,特別受消費者青睞。白菜已經成為白牛鎮的一張名片。
那么,白牛種植的白菜為什么這么好吃?栗葩村的白菜種植大戶王明亮最有發言權:“種了十幾年的白菜,多少也知道點白牛白菜好吃的原因。據說,有一年明朝唐王朱聿鍵要去香嚴寺上香,途徑白牛要過嚴陵河,但沒有橋,官兵臨時做了引河。當橋修好后,引得河水水位高漲,原來的河道就廢棄了,而白西村和栗葩村正好處在原來的河道上,土地是河道沖積成的沙土地,種植白菜自然就好吃了。”白牛白菜好吃,在民間還有一個版本,據說在白牛的火星廟附近有十幾畝地種植的白菜沒筋,而這十幾畝地還會不停地移動。當然,這個說法沒有唐王修橋更讓人信服。
白牛白菜好,這當然與白牛鎮黨委、政府長期以來的正確引導和大力支持分不開。據白牛鎮農業中心主任張豐軍介紹,歷屆鎮黨委、政府對白牛白菜的種植都極為重視,想方設法促成“白牛白菜”這張名片的打造,從原來的近千畝種植面積擴大到如今全鎮的近萬畝。
如今,種植白菜較多的是白西村和栗葩村。兩個村每年種植面積2000畝左右,趕上旺季,每天白牛街上車流如織,僅發往廣東的35噸半掛車,每天就有5輛之多,可見白牛的白菜是多么風光。
“種植白菜和如何賣白菜都很有講究,尤其是賣白菜。”王明亮說,“種植分直播和移栽,直播省力,移栽費時;直播的白菜和移栽的白菜內行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移栽的白菜品相好,當然價格高受歡迎;賣白菜講究得很,比如說,白菜的生長期是90天,賣白菜也是90天。90天的時間,市場的變化有多大?誰也說不準。所以白菜在出售的過程中,價格相差10倍甚至更高也不足為奇。”
“農村是個廣闊天地”,這句話確實有道理??磥?,白牛白菜的種植戶們在種植白菜的過程中,不僅富裕了口袋,而且還學會了對市場的研究分析,把握了市場的商機,這無疑對未來白牛白菜走得更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