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學是開車去武漢接放寒假的女兒回來后,一家人被隔離的。“跑一趟,就帶病毒了?絕對不可能的!”剛開始他很有情緒,感覺自己非常冤枉。但是村干部每天隔門探視,給他耐心講解病毒的危害和傳播途徑。劉光學逐漸認識到戴好口罩,居家隔離,不僅僅是為自己好,更是為別人,為國家好,就不再焦躁,安心隔離。
而在九龍鎮,像劉光學這樣由焦躁抗拒,轉變為積極配合的隔離戶還有很多。這一轉變得益于九龍鎮“三個一”的幫扶措施:對湖北、武漢等外地返鄉人員,由包村干部,“每天打一個電話或發一條短信,每天探視一次(遠距離),每周送一次溫暖”。
每天打一個電話。村干部都會詳細了解被隔離人員的健康狀況、家中生活必需品情況,更重要的是,溝通當前的疫情形勢,讓他們真正理解,必須實施隔離,但是隔斷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關愛、親情、鄉情。
隔門探視一次。在查看隔離效果的同時,讓他們和外界溝通交流,更能得到心理上的安寧。也讓隔離戶的鄰居知道,隔離病毒不能隔離愛,不能歧視隔離戶。
每周送一次溫暖。據九龍鎮黨委書記趙中玉介紹,該鎮除了發放衛生口罩3000多個、體溫計100多個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外,目前已累計向隔離戶免費發放了面粉15噸、青菜4000多公斤、雞蛋近500箱。
九龍鎮的“三個一”措施受到隔離戶的一致好評。廣大隔離戶門紛紛,“三個一”讓他們感受到隔離也會有溫暖,一定會全力配合隔離,堅持到底,打贏這場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