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小蘆筍鋪就移民致富路

    2015-09-17 09:43:47 作者:鄭 雪 來源:
    分享到:
         鄧州網訊 林扒鎮土門社區是在南水北調期間從淅川縣香花鎮遷入我市的移民村。該村大力發展蘆筍產業,成為移民發家致富新途徑。
     
        近日,記者走進林扒鎮土門村移民社區,灰頂白墻的“小洋樓”一棟連一棟,房前屋后樹木郁郁蔥蔥,微風中飄著淡淡的清香。離社區不遠處的蘆筍基地里,幾位村民正在給地里的苗木修枝打杈,蘆筍長勢喜人。

        土門村社區蘆筍基地負責人胡成崗說:“2011年社區成立后,我花了15萬元從山東引進種子,種植350畝蘆筍,今年是第3個年頭,效益非??捎^?!彼綎|、北京等地客商簽訂了銷售合同,收獲季節對方來全部拉走,在大中城市超市、菜市場銷售。部分蘆筍還通過中轉出口到歐洲、日韓等地,根本不愁銷路。今年他的蘆筍畝產達1200公斤,每畝凈賺2000元,總收入達五六十萬元。

        土門村村民胡道才自蘆筍合作社建成后,將自家10畝地流轉給了合作社,從此,他家的生產生活發生了徹底改變?!昂献魃缱屛覀兎蚱迋z在這里干活,再加上土地流轉費用,每年有將近2萬元的收入,比原來種地的收入高多了?!?BR>
        據胡成崗介紹,這里的工人年齡基本都在50-60歲左右,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蘆筍地里巡查蘆筍長勢、為蘆筍除雜草、施肥,其余時間就是采筍和包裝,工作并不繁重,一般只需半天時間。對于胡道才這些接近60歲的人來說,能在家附近找到這樣既賺錢又不累的工作,他們非常滿足。

        針對移民搬遷后土地面積減少的實際,林扒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鼓勵群眾成立蘆筍種植專業合作社,完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大力扶持培育其發展壯大。通過“合作社+移民農戶”的運作模式,聯合當地移民抱團闖市場,不僅提高了合作社社員的組織化程度,還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最大限度提高了生產收益。
       
        目前,土門社區合作社規模越來越大,已發展社員100多戶,種植面積達600余畝,村民年人均增加純收入3000余元。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