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多,齊集村采購員付紅偉拿上本村幾家村民的購物清單,開車到劉集鎮北街惠美家超市。經過登記、測量體溫、消毒后,付紅偉把購物清單提供給超市負責人,超市工作人員把物品分揀打包配齊,裝入車內。
“我們村有居民3000多人,村里的其他村干部在忙著防控工作。村里由我代購生活用品并發送到每家門口,有時候需要一天跑兩趟來采購。”付紅偉說。
中午11點多,付紅偉開車回村,把物品和購物小票分別送到村口或群眾家門口,付寶強等群眾開門取回生活用品。
“我們在家缺啥少啥,發個微信物品就送到家門口,有吃有喝安心居家,絕不外出,不給國家添亂!”付寶強說。
像付寶強家一樣,劉集鎮方圓20里的村組群眾不用上街,就可以買到生活用品,靠的不是快遞,也不是外賣,而是劉集鎮實行的“超市連村” 生活用品供應保障模式。
“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劉集鎮創新群眾生活物品供應模式,讓群眾不出家門就能買到生活用品。”該鎮黨委書記鄧濤介紹,劉集鎮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召開班子會議研究決定,按照即時消毒、全程監控、進出登記、測量體溫等標準,在全鎮篩選出四家防疫條件較好的大型超市,分別為全鎮四個管理區的26個行政村的群眾供應生活用品。每個村只發放一個車輛通行證,由專人開車到指定超市為群眾購買生活用品。
惠美家超市負責人劉文龍告訴記者說:“我們超市負責劉集的東北片兒,供應7個村,鎮政府對我們嚴格要求,不允許個人進出超市?,F在物資儲備的充足,能滿足這個片區的需求。”
“這種‘超市連村’模式,從2月3號開始運行,經過這幾天的實踐證明,該模式不僅減少了群眾外出走動,有效阻斷了病毒的傳播,還保障了群眾生活穩定。”劉集鎮副鎮長王清兵說,為避免超市惡意漲價,劉集鎮加大宣傳力度,開辟綠色通道,保證超市進貨的渠道,并嚴格要求其保質保量按市場價供應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