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年忙到頭,到手里也落不住錢,如今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不僅翻修了房子,收入比以前還高了好幾倍呢。”近日,說起自家的脫貧致富經歷,今年50多歲的劉花榮喜笑顏開。
劉花榮是羅莊鎮馬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幫扶下,她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實現脫貧,走上了幸福之路。
2015年,由于家境貧困,劉花榮家被確定為貧困戶。她的兒子在讀書,丈夫身體患病,家里有三間60年代老式屋架房,條件十分艱苦,生活很困難。每逢陰雨天,夫妻倆更是發愁,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盆盆罐罐都派上用場,還是免不了滿屋水坑。
市林業局駐村幫扶工作隊了解到她家的處境后,扶貧干部和幫扶責任人經常到她家,進行政策講解、談心交流,讓劉花榮一家人又勾起了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她與丈夫又樹起了脫貧摘帽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2017年,市人社局和羅莊鎮共同開發了一部分公益崗位,劉花榮成功地成為一名保潔員。她兢兢業業,吃苦耐勞,每天上午6點半到10點半,下午3點到7點她都準時認真地清掃村里的垃圾,裝進垃圾桶,及時讓負責清運工作的保潔員清理走。她所負責的村部前的路段和村部內的衛生一直保持得干凈整潔,因為工作干得好,深得鎮村領導稱贊。
同時,劉花榮也是本村6名保潔公益崗位的負責人,在她的帶動下,大家的工作都非常認真積極。兩年來,6名貧困戶已有4人脫了貧。
該村負責馬寨自然村段衛生的脫貧戶韓九,之前思想很低沉,見到劉花榮對待工作那么有激情有熱情,便打消了自己消極的思想,跟著劉花榮積極打掃村里的衛生。
“剛開始干公益崗位,我總覺得打掃衛生又臟又累,工資又低,怕別人笑話,也舍不下身子??吹綐s華那股干勁和激情,我深受感動,也打消了顧慮,積極干了起來。”韓九說,人有了動力,干什么都能成,我養的羊也長得很不錯,地里莊稼也季季都有好收成。
近幾年,在劉花榮的盡心照料下,丈夫馬登合的身體恢復得很好。2017年,在駐村第一書記聶向東和村支書王軍生的幫助下,馬登合到南陽某物流公司上班,月薪保持在3500元左右。村黨支部書記王軍生告訴記者,馬登合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領導和員工對他也很照顧,活也不重,他干得很舒心。
更讓劉花榮寬心自豪的是,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陽技術學校,很快就要學成畢業,打算到南陽一家汽車修理公司上班,鍛煉過硬的技術。
“兒子要在南陽工作,他們爺倆能夠互相照應,我在家也很放心。”劉花榮說,兒子現在就有自己的打算,將來單獨開個汽車修理廠,以便把自己的技術更好地發揮出來。
王軍生介紹,劉花榮除了公益崗位,家里的10畝地也打理得井井有條,每年是一季小麥,一季秋作物(花生、玉米),忙碌的間隙,她從沒放棄過田間管理,無論小麥還是秋作物,都有很好的收成。
“每逢麥收或者秋收季節,看我一個人干不過來的,村支書、村干部,特別是駐村第一書記聶書記都會親自來我家幫著搶收。”劉花榮感激地說。
正所謂人勤地不懶,劉花榮的莊稼年年都長勢很好,除去種子肥料等費用,每年都會有10000元左右的收入。
“劉花榮自己脫貧了,但是致富的信心很足,從來沒有懈怠過,一直以一種自信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村里的檔案整理很需要人手,由于她細心、耐心,于是就請她在空閑時來幫忙,檔案被她整理得層次分明、井井有條,深受村干部的好評。”駐村第一書記聶向東笑著說。
如今,劉花榮家已煥然一新,寬敞的大門,粉刷一新的平房整潔干凈。說到新房,劉花榮激動地說:“2017年,我家通過危房改造,嶄新的四間平房蓋起來了,搬進新屋全家人都激動得不得了。脫貧靠自己,現在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感謝政府,感謝幫扶責任人,我們有信心,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