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惠及貧困戶。土地流轉后,貧困群眾每人每年除得到700余元的收入外,新增土地戶均分紅2000元;全鎮貧困人口勞動力,除在外務工的87人外,在新型經營主體“大方田”就業的37人,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43人,每戶年均增收6000余元;全鎮貧困戶企貸企用67戶、戶貸社用13戶,貸款總額567萬元,每戶年均增收3000余元;到戶增收項目全覆蓋,對于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采取入股分紅的方式,每年戶均分紅600元。
同時,該鎮發展涉水農業1000余畝,貧困戶入股參與分紅,每戶每年穩定增收500余元;水稻規模種植帶動增收,發展水稻種植7000余畝,平均100畝帶1戶貧困戶,共帶動67戶增收近4萬元。去年,全鎮實現49戶155人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22%,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