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引導農民瞄準各自的比較優勢,發揮名、優、稀、特產品的市場競爭作用。近年來,鄧州市裴營鄉幫助農民趕“時髦”致富的招數,效果不同凡響。
互聯網上查閱信息、購飼料、出售雞雛和肉雞。這是鄧州市人大代表、興華禽業有限公司經理侯清煥的“網上養雞”妙方??烤W上捕捉到的信息和技術,侯清煥已發展種雞5萬余只,年電腦控制孵化雞苗300多萬只,年出售肉雞10多萬只,年產值達300多萬元。2001年,她到廣州考察市場,發現人家談生意根本不出門,只需將雞雛、肉雞的價格等資料輸到公司的“電視”里,很快便會有人來買。侯清煥說:“后來才知道那是上網,于是也跟著‘時髦’了一回,花6000多元買了一臺電腦,上了互聯網?!苯衲甏汗澢?,她通過網上看到的信息,將3萬只肉雞多養了10多天后出售,每公斤多賣了0.8元。
為幫助和諧移民社區調整種植結構,裴營鄉組織部分種田能手到“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參觀取經,2014年冬,和諧社區投資100多萬元建蔬菜大棚15個,全部種上了黃瓜,大棚黃瓜今年4月已上市,賣了個好價錢。和諧社區黨支部書記劉玉林說:“這兩年大棚蔬菜的行情很好,我們在大棚里種能提前一兩個月上市,打個時間差,成了高價格的搶手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