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持續的低溫陰冷結束,天氣逐漸轉暖。日前,記者在素有“產糧大鎮”之稱的桑莊鎮鄉間看到,莊稼人趁雨后初晴,急急地走向田野,銀鋤落處,一幅幅“春耕播種農家忙”的景象遠遠近近映入眼簾。
“布谷飛飛勸早耕”。踩著春雨澆透的泥土,該鎮孔莊村幾十個村民正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忙著用營養缽育棉花苗,比莊稼人更忙的是鎮里派下去的農技人員。臨近中午,在地里指導農民春耕生產的桑莊鎮農業服務中心農藝師肖有榜已經忙得滿頭大汗。
老肖告訴筆者,他們中心10名技術人員一大早就來到這里。在老肖和技術人員們的指導下,村民們把農家肥和細土攪拌在一起,用手取一塊,搓成一個蘋果大小的“營養缽”,用拇指在“營養缽”上戳成一個小洞,再整整齊齊地碼放到苗床里,然后在一個小洞中放一顆棉花種子,等一畦苗床放滿了“營養缽”之后,再撒上一層薄土,之后覆蓋上兩層塑料膜。
“等清明節過后,就可以移植大田?!毙び邪裾f,這里是市農業局棉花高產創建的一個示范點,市里今年引進了新的棉花品種,還要推廣新的農業技術,所以,農業技術人員要下到地里現場指導。農技人員一會兒叮囑這家農戶“營養缽”最好不要超過4兩重,一會兒提醒那家一定要把薄膜攤平整,不時還幫把手。年輕的技術員王俊海告訴筆者,這個叫“鄂棉27”的新品種,今年才在這里推廣。一塊地上不能老種同一個品種,我們要指導農民實行輪作。今年引進的這個新品種,預計每畝能夠增產皮棉20斤以上。
54歲的農民王紅斌告訴筆者,他們家要育3畦苗,可種3畝地。去年陰雨過多,他家的棉花每畝只收不到30斤皮棉。今年他參加了市科技部門組織的高產創建項目試點,政府負責提供種子和薄膜。他說:“有技術人員科學指導,種新品種很有信心?!?BR>
一邊忙著手里的農活,王紅斌一邊給筆者算了筆種田賬,他家共有8畝地,3畝種高產棉花,每畝能收皮棉150斤,按現在市場價30元/斤計算,3畝共收入13500元;5畝現種植的優質小麥,一畝能產1000斤,按1.2元/斤計算,5畝共計收入6000元;麥收后,種高產夏玉米,每畝可產1200斤,按市場價1.2元/斤計算,5畝共計收入7200元。這樣算下來,一年預計總收入可達26700元。
63歲的周志占和老伴也在忙著育苗。他家有5口人,10畝地,兒子常年打工在外,農業生產就靠他和老伴兩個人。老周今年計劃種3畝棉花,7畝夏玉米,玉米種植已經有了市六和飼料廠的訂單?!坝屑夹g人員手把手教,我們就吃了定心丸?!崩现芨锌卣f。
據了解,桑莊鎮今年計劃建棉花高產示范區1000畝,夏玉米高產示范田10000畝,通過向農戶免費提供種子,統一機耕及送技術到田間地頭等,調動農民種田積極性,共有2000多戶農民參加了高產創建試點。由于預期產值有幅度性提高,老百姓的種田積極性再度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