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走在桑莊鎮的大街小巷和村莊,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村道、整潔的村容村貌;村里文化廣場的健身器材一應俱全;藥材種植和特色養殖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近年來,桑莊鎮始終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局,推進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圍繞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建強基層組織、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發揮“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重要作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選優配強村支兩委
“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信任,我感到責任重大,要立足解決村民迫切需求,建設富裕、和諧的新桑莊。”這是去年該鎮西橋村魯豐亮當選村支部書記時的就職演講。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選優配強帶頭人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該鎮堅持把建強村支兩委班子隊伍,作為抓黨建促脫貧的首要任務。針對履行能力不強、不擔當不作為、影響整體戰斗力的村干部,通過“派、調、換、撤、配”等方式,將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村干部推到村支部書記的位置上。據了解,去年該鎮19個行政村調換了10個村支部書記。
“一個新當選的村支部書記,就像一股新鮮的血液,不僅帶動了村里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而且還想辦法發展村組產業,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該鎮黨委副書記宋書勇說。
發揮“三支隊伍”的作用
“你看天熱了,幫扶干部又給我們送來了板藍根、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消暑物品,他們想得可真周到。”田營村貧困戶姚桂玲告訴記者,這是該鎮全體幫扶責任人開展“夏季送清涼”活動的現場。
“活動的開展,不僅拉近了幫扶責任人和貧困群眾的關系,也讓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該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光申說。
如何讓脫貧攻堅責任組、幫扶責任人和駐村工作隊的作用發揮好?該鎮黨委多次召開會議討論研究,細化“三支隊伍”的工作職責,以脫貧責任組成員為小組長,把村級脫貧攻堅責任組又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分包3—8戶貧困戶,責任細化。鎮黨委組織駐村工作隊員(含第一書記)每周二、四晚上的七點到八點,到鎮參加學習座談,學習扶貧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據工作重點的不同,該鎮向全體幫扶責任人發出內容不同的倡議書,調動了幫扶責任人的積極性,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共同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同時嚴格按照“市派鄉管村用”原則,加強對扶貧隊伍管理,組織幫扶干部參加各級培訓。
民主決策村內事務
鄭萬高鐵途徑桑莊并建站,對桑莊來說是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但建高鐵需要占地,拆遷又成了大難題,一部分人想通過高鐵占地獲得更多補償。
“面對難題,我們村采用了‘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極大地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從而使涉及鄭萬高鐵的拆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新華村黨支部書記魯金勝說。近年來,該鎮把“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和黨的領導、村委會的自治、黨內基層民主和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融為一體,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據桑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在對貧困戶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的運用中,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人翁地位,把村內事務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由村民通過規范的程序自己議、自己定,讓村民干自己想干的事,極大地調動了黨員干部和村民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既保證了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保護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又改善了黨群干群關系,提高了村級決策能力和水平。
與此同時,該鎮加大對黨建工作的投入,進一步深化“四化雙評”工作,把網格化、信息化、全程化、公開化融入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村務黨務公開等工作結合起來,推動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
“黨的基層組織是整個黨組織的‘神經末梢’,承擔著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責任。只有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健全而充滿活力,整個黨的組織才能堅強有力、朝氣蓬勃,也才能更好地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帶領人民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桑莊鎮黨委書記王萌說。
桑莊鎮召開村支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