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林海燕 通訊員 韓祖飛 習海濤)“現在辦事真方便,便民服務大廳成為咱老百姓的貼心組織,實實在在幫我們解決了不少問題呢!”8月20日,剛從十林鎮便民服務大廳辦事出來的景營村村民楊品笑呵呵地說。
為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十林鎮積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工作效能,從農業、村鎮、民政、國土、文化、教育等單位抽調人員充實便民服務大廳人員數量,圍繞民生服務、污染防治、綜合治理等10大類60個管理和服務事項,提高為群眾辦事的效率,得到了辦事群眾的一致認可。
“便民服務大廳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辦公地點,群眾有什么難事急事都要到這里解決。”據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群眾來說,這里就是讓他們踏實舒心的家。
依托便民服務大廳,該鎮還堅持實施干部包村制度,全鎮班子成員全部分包到村,在各村成立便民服務站,由村干部輪流值班,信息員、志愿者入戶服務,確保群眾隨時辦理有關事項,杜絕了群眾跑斷腿、辦事難的現象,切實轉變了工作作風。
“我們以前享受國家的健康扶貧惠民政策,辦理手續時常常因為材料不齊全,得來回跑好幾趟,村里老弱病殘的人更是發愁。但現在可好了,村里有了便民服務站,有專職代辦人員,除了宣傳健康扶貧惠民政策之外,還給我們提供‘一站式’服務,辦事太方便了,我們再也不用來回跑了!”說起辦事的前后變化,大路武村村民范愛芬贊不絕口。
為確保把這項方便群眾少跑腿、提升群眾幸福感的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多舉措推進工作落地落實,該鎮政府成立便民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督查考核,制定出臺了相應的日常管理考核辦法。對工作表現突出的,予以相應的表彰獎勵,多舉措打造一支貼心服務群眾、熱心幫扶群眾的便民服務隊伍,全方位為百姓提供及時、高效、優質的服務,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的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始終本著‘服務群眾、便民高效、依法行政’的為民原則,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和提高群眾工作能力結合起來,努力為群眾搭建方便、快捷的服務平臺,以扎實有效的工作和行動,贏得群眾的擁護和信任。”該鎮黨委書記胡國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