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的十林鎮景營村,朵朵白云掛在碧藍的天空,一陣微風拂過,清新的空氣撲鼻而來,8月3日,在該村的通村公路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身穿橘色馬甲,手拿大掃帚,正在清掃路上的落葉,他就是景營村的脫貧群眾景天喜。
“我現在也是一名上班族,每天按時按點上下班,活兒也不重,一個月能掙900元。”景天喜高興地對記者說。
眼前的景天喜身材高大、面色紅潤,說話中氣十足。“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我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心情也舒暢了,越干越有勁,感覺啥病也沒有了。”
據該鎮工作人員介紹,景天喜今年60歲,以前他家的小日子過得挺不錯,一兒二女,孩子們學習成績優異,在景營村是人人羨慕的家庭。但這樣的日子在2017年戛然而止,景天喜查出得了重大疾病。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擊垮了景天喜。
“得知自己患病的消息,覺得天都是黑的。當時死的心都有了,活著也是拖累孩子們,治都不想治。”景天喜說起那段灰暗的日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多虧了鎮村干部,為了幫助我家,不厭其煩地到家里來給我做思想工作,讓我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鎮村干部和家人們說服下,景天喜決定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為了給景天喜治病,家里花光了積蓄,親戚朋友借個遍,讓這個本來美滿幸福的家庭債臺高筑。2017年,經過村里精準識別,景天喜家被評為貧困戶。
經過治療,景天喜病情穩定。“三個孩子都在讀大學,平時孩子們都是比著學、賽著學??粗⒆觽兌歼@樣爭氣,我也不能落后。雖然有國家的各項扶貧政策補貼,讓我衣食無憂,但我不能總讓國家養著,貧困戶這頂‘帽子’戴著我覺得很不光彩,我要早日把‘帽子’摘掉。”閑不住的他開始尋找脫貧良方。鎮村干部被景天喜自立自強的精神感動了,紛紛為他出謀劃策。
精準扶貧讓景天喜有了生活的盼頭。大病后的景天喜身體虛弱,干不了重活,在鎮村干部的建議下,他決定發展養殖業,購買了30多只小雞精心喂養,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鎮里組織培訓會他也積極參加,慢慢地摸索了許多養雞的經驗。“現在有各種補貼,又有技術支持,日子還過不到人前頭的話,羞的出不了門。”景天喜說。
為了增加收入,景天喜還種有六畝多的地,種有花生、小麥、芝麻等經濟作物。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景天喜的辛勤努力下,2018年,他家順利脫貧。
脫貧后的景天喜并沒有安于現狀。市凱達康潔環衛公司在村里招聘環衛工,景天喜積極應聘,經過考察,他成了一名環衛工,負責打掃村里道路衛生。妻子孫富菊是村光伏發電的維護員,負責除草、維護等工作,每月450元。
“景天喜一家感黨恩、念黨情,特別是孫富菊積極支持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日常工作,近年來主動學習國家政策,做起村民的政策‘宣講員’,受到群眾的好評。”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賀先說。
現在,景天喜的兒女們都已畢業,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每月都有不少的收入,不用他操心。沒有心理壓力的景天喜整天樂呵呵的,干啥都有勁兒,用群眾的話說就是走路都帶風。
“黨和政府的幫扶,讓我家越過越好。雖說現在家里沒有負擔,但我還年輕著哩,還能干幾年。下一步我想擴大養殖規模,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帶著鄉親們共奔致富路。”說起以后的生活,景天喜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