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活上的困難,他沒有喪失信心,在各方的幫扶下,一步一個腳印,不怕苦累,努力經營牛舍,讓生活重新燃起希望,他就是十林鎮羅崗村貧困戶高紅軍。
初冬的一天,記者走進高紅軍家,見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凈凈,院子里堆滿了收獲的玉米和花生;院子外的菜地里,蘿卜、茼蒿、香菜等蔬菜一應俱全;院子旁邊的老房子里,滿屋子的秸稈和青儲飼料;不遠處的牛舍里,幾十頭牛悠閑里吃著料草……
今年49歲的高紅軍是羅崗遠近聞名的“能人”,種地、木工、水電安裝都不在話下。
“高紅軍家的日子,以前在村里是數得上的好家,父親是老村干部,他又機靈好學,日子過得很不錯,后來他父親中風了,生活不能自理,他在家照顧父親。倆孩子都在上學,日子就是從那時候才艱難起來。”羅崗村黨支部書記羅書業告訴記者。
生活越來越困難,但是高紅軍一家一直咬牙堅持著,在家不能外出,他就讓妻子去縣城里的飯店里洗菜補貼家用,他在家里一邊照顧父親一邊種地。隨著父親的病情日漸加重,身邊一刻也離不開人,養家的重擔全部落到了妻子身上,可是,飯店里打工掙的1000多元遠遠不夠家庭開支,日子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
“脫貧攻堅工作開始后,我家被認定為貧困戶。有了政府的幫扶,孩子上學和我們的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我心里就想,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辜負黨和政府在我最艱難時候給我的幫助。”高紅軍說。
說到做到,在照顧父親的間隙,高紅軍不僅把莊稼種得很好,還在親戚們的幫助下蓋起了房子。但是,精心照料還是沒能挽留父親的生命,2019年端午節,高紅軍的父親去世了。
“他真是個大孝子,照顧了他父親18年。并且,在他父親去世后,他收起自己的悲傷,拾起斗志,流轉了三四十畝地去種莊稼,還養了十幾頭牛。地里、家里里里外外都是他一個人。”羅書業介紹道,如今,高紅軍還有個新的任務,在忙自己事業的同時,還要照顧老年癡呆癥的二爹,他的孝心孝行感染、影響了身邊的許多村民。
“還是黨的政策好啊,要不然我哪有錢建牛棚啊。”高紅軍感激地說。
2019年,高紅軍建起了牛棚,大大小小買了11頭牛。
“了解到他有想脫貧、愿脫貧的愿望后,鎮里也很支持,結合他的實際需要,通過小額信貸資金幫助其擴大養牛規模;送他去參加市里鎮里組織的養殖培訓;帶他到周邊養殖大戶參觀學習,實現如期脫貧和穩定增收?,F在,牛的基本防疫和日常疾病,他都可以處理,有時候還能幫村里其他的養殖戶。”該鎮副鎮長李雪昌說。
現在,高紅軍掌握了一套自己的養牛經驗,養牛數量迅速增加,一年時間就發展到了19頭。
“這些年養殖市場也比較穩定,根本不愁銷路,我很看好這個行業,平日里,我會向周邊的養殖大戶了解一些關于養殖的注意事項,再加上政府經常組織培訓,提高我們的養殖技術,對于養牛我還是有把握的。”說起養牛,高紅軍信心十足。
高紅軍脫貧了,不忘周圍的鄉親,看見村里誰家困難,就讓他們給自己幫工,忙時幫他養牛,閑時回家干農活,并且,他還利用閑暇時間給村民講授養牛技術,幫助大家到市場上購買種牛、配制飼料,幫助鄉親們增收致富。
“我們家靠著養牛,不僅脫了貧,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不愁吃不愁穿,還了部分欠款?,F在黨的政策越來越好,我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我要好好養牛,擴大規模,同時也會將我學到的技術教給大家,幫助他們一起把日子過好,越過越紅火。”高紅軍說。
“高紅軍是我鎮脫貧戶中的一個典型例子,在扶貧政策的幫助下,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勇于拼搏,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成為其他貧困戶學習的榜樣。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扶貧工作任務艱巨,我鎮廣大干群齊心協力,聚焦產業扶持、就業幫扶等各項工作,向最后貧困堡壘發起沖刺,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該鎮黨委書記魏新果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