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勤勞雙手開拓致富路——記夏集鎮胡崗社區脫貧群眾趙振海

    2019-11-26 09:48:33 作者:張 洋 史 娟 通訊員 翟玉飛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振海家兩個老人得了不治之癥,為治病欠債14萬元,家里窮得連生活費都要借,媳婦也離家出走了。這個孩子很爭氣,三年來,在鎮黨委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在養牛的同時,還發展農作物種植。今年,他不僅脫了貧,新買了轎車,還被評為‘脫貧之星’。”近日,夏集鎮胡崗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德軍高興地說。

    在胡崗社區提起趙振海艱苦創業、脫貧致富的事跡是家喻戶曉。

    趙振海祖籍是淅川縣香花鎮胡崗村,2010年,為支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舉家搬遷到夏集鎮胡崗社區。安家后,趙振海和妻子出外務工,父母在家種地、照料妹妹和兒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7月的一天,年近五旬的母親突然頭疼,經市人民醫院檢查診斷為惡性腦瘤。這個結果頓如晴天霹靂,把全家人震懵了。母親淚流滿面,父親唉聲嘆氣,妻子默不作聲,他也愁眉不展。父親向親友們借了5萬元,湊夠10萬元,帶著母親去省腫瘤醫院做了開顱手術,住院療3個多月,10萬元全部花光。

    6年來,母親每月需要做5天化療,可病情并沒有明顯好轉。2017年6月,母親病情復發。他和父親四處借了9萬元,到省腫瘤醫院進行二次手術。陪護期間,父親感冒高燒不退,肝部疼得厲害,經檢查確診為肝癌晚期。母親朝不保夕,父親又得絕癥,趙振海欲哭無淚。

    “這幾年,給父母看病花了20多萬,父母還是走了。家里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孩子他媽覺得日子沒盼頭,也離家出走了,說實話,我連死的心都有。”談起往事,近30歲的趙振海哽咽了。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員干部和愛心人士牽掛著他家的困境,2015年,鎮村領導和幫扶責任人相繼走進了趙振海家。他們關切他的家庭狀況,詳細了解致貧原因,按照相關標準和程序,認定他家為貧困戶和低保戶,并為其脫貧出謀劃策。

    但是,因為親人去世,妻子出走,又負債累累,還要供應兒子吃穿上學,沉重的壓力讓他養成了酗酒的壞習慣,天天喝得暈暈乎乎,無所事事。“哎,海娃算完了,無可救藥了。”鄰居們竊竊私語。

    見此情景,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幫扶責任人一次次來到他家,面對面促膝談心,給他講述致富典型的先進事跡,教育他一定要人窮志不窮,提振精氣神,憑借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我家享受了各項扶貧政策補貼,一年有2萬多元,父母治病花費的20多萬元,國家也報銷了10多萬元。”趙振海感激地說,“當我們走投無路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在困難時期拉了我們一把,解決了我家的實際困難,幫助我們度過了難關,我一定要振作起來,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為了學一門致富技術,趙振海先后四次參加了鎮政府組織的致富技術培訓,并虛心向種植大戶、養牛大戶請教,終于熟練掌握了農作物種植和肉牛養殖技術,為發展養殖、種植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2017年底,他從親朋好友手里借款7萬元。市移民局、鎮農業中心、村兩委在牛舍及配套設施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幫助他解決了養牛場地。2017年底,他養牛5頭,2018年7月,5頭牛出欄賣了6萬元,連同村兩委為他申辦的5萬元小額貸款,又引進了11頭牛。今年4月,11頭牛出欄,賣了16萬元。他趁熱打鐵,又引進10頭,現養牛14頭,預計明年5月份出欄,賣價可達20多萬元。他決心穩扎穩打,一步步擴大養牛規模。在搞好養殖的同時,他還發展農作物種植。2017年,他種地10畝,毛收入3萬元。去年,他種地30畝,毛收入9萬元。

    今年,他家各項收入加上妹妹外出務工工資,2019年總收入達30余萬元。

    三年前,趙振海家窮得叮當響,在社區,他直不起腰,抬不起頭。如今,在黨和政府幫助下,勤勞致富,創收幾十萬元,徹底拔掉了窮根,走上了致富路。

    回顧6年來一家人的曲折生活,趙振海深有感觸地說:“幸福不是坐在家里等來的,不是伸手要來的,更不是靠施舍求來的,奮斗創造幸福,拼搏改變命運,只有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才能真正擺脫貧困。”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