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沒有黨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只有跟黨走,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日前,在夏集鎮開展的以“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主題的巡回報告活動上,該鎮城隍村余春燕作為全鎮脫貧之星先進代表作了典型發言。
意氣風發的神態、發人深思的故事,余春燕聲情并茂的演講牢牢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干群,她為全鎮貧困群眾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記者慕名來到城隍村對余春燕進行采訪。在村部辦公室,婦女主任鄭麗和余春燕正專心致志地輸入村檔戶檔等相關信息。待輸機工作結束,余春燕向記者談起了她家脫貧致富的經歷。
余春燕一家五口人,三個孩子都在讀書,由于夫妻二人都不會專業技術,只能靠丈夫一個人在外打零工維持家庭生計。余春燕主要負責在家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2015年,該村在排查中了解到余春燕家的實際情況后,她家被認定為貧困戶。為幫助余春燕一家擺脫貧困,在全面落實扶貧政策的同時,脫貧攻堅責任組成員一次次去她家,面對面、一對一宣傳扶貧政策,宣講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還組織她參加故事會、觀看專題片。
經過宣傳教育,夫妻二人提振了精神、樹立了信心、鼓足了干勁。針對余春燕家技術致貧的戶情,該村黨支部書記姚榮貴安排夫妻二人參加市鎮村三級培訓。余春燕先后4次參加了鎮扶貧辦和農村農業中心組織的種植養殖實用技術培訓會、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和市電子商務培訓會,學習種植、養殖和電子商務等實用技術,掌握了致富技能。2016年,她家靠享受的各種扶貧政策加上種植、外出務工收入,擺脫了貧困戶的“帽子”。
“之前,由于缺乏技術,我在家照顧小孩,老公干點零活收入很低,難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支,就連小孩生病住院的錢都是借的,我天天為錢發愁,倍感困惑、焦慮、苦悶,感到生活無望,差點患上了抑郁癥。”回憶起那段艱難的日子,余春燕的臉上充滿了憂傷。
2015年以來,幫扶干部經常到余春燕家看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更是為他們送政策、送技術、送資金、送溫暖,增強了他們自力更生的信心和本領。
市房管中心工作人員白景閣是余春燕家的幫扶責任人,每逢扶貧日、逢年過節,她都要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來到余春燕家坐坐,給她講政策、出主意、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過上幸福生活。幾年來,白景閣自費給余春燕贈送了水果、雞蛋、衣服等生活用品及慰問金。
“白主任待我親如姊妹,我切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他們真是黨的好干部、貧困群眾的貼心人啊!”余春燕滿懷感恩之心地說。
提及余春燕家享受的扶貧政策,她扳起指頭如數家珍:“我們享受了產業獎補、務工補貼、健康醫療補助、社保補貼、教育補助‘七改一增’、到戶增收、金融扶貧等扶貧政策。還給我安排了公益崗,介紹我到村扶貧車間干活。”
“余春燕本是吃苦、爭氣之人,在鎮里舉行的各項技能培訓她都積極參加,用心學習鉆研,并且熟練地掌握了電腦辦公自動化,由于自身素質好、覺悟高,被村里選為后備干部。”該村包村干部、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鎮黨委副書記單化令說。
自從被選為村里后備干部后,余春燕更加努力,在處理好家務和地里活的同時,認真完成村委分配的工作,看到鄰里誰家有困難,都會積極主動上前去幫助。
“在大家的幫助下,我家成功脫貧,現在我又被列為村里的后備干部,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歷練、一次成長,感謝所有的幫扶干部,我會努力工作,也會盡己所能幫助大家,為社會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余春燕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