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夏集鎮:全域黨建助力脫貧攻堅

    2020-08-31 18:55:20 作者:張 洋 通訊員 翟玉飛 來源:
    分享到:

    “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全域黨建作為促脫貧的重要抓手,緊緊依靠全鎮黨員干部和幫扶責任人團隊,充分利用政界、商界成功人士和經濟能人眾多的優勢,優化配置全鎮優勢資源,挖潛力、激活力、聚合力,增強黨組織戰斗力,抓出了實效。”近日,夏集鎮黨委書記程曉說。

    據了解,為整合優化全鎮人才資源,該鎮成立了鎮村兩級聯合黨組織,各村成立了由脫貧攻堅責任組組長任書記的聯合黨總支或黨支部,并依據扶貧工作需要,圍繞種植養殖、加工、電商等重點工作,成立聯合黨支部或黨小組。目前,全鎮成立聯合黨組織30個、黨小組148個,整合方方面面的優勢資源,增強了聯合黨組織的戰斗力。

    典型引路 壯大特色產業

    “我們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立足夏集實際,利用駐村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專業素質高、協調能力強的優勢,積極主動謀劃項目、引進項目、做實項目。”該鎮常務副鎮長兼產業扶貧聯合黨總支書記高克玉說。

    至目前,該鎮累計投資2億元,實施了3.7萬畝農田改良工程、溢靜河水系連通工程、嚴陵河治理工程,新建4座嚴陵河跨河大橋,新修、改造道路50公里,建設蔬菜大棚、牛棚7座、保鮮庫1個。

    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該鎮注重發揮種植養殖大戶的榜樣帶動作用,加強引導,培育了白塔蓮藕合作社、華益禽業、鑫地實業三個典型合作社。

    “產業扶貧黨總支扶持種植養殖大戶創辦合作社,引導貧困群眾以土地、扶貧資金入股加盟合作社,并在扶貧基地務工,抱團取暖,互利共贏,增收致富。”鎮扶貧辦主任兼產業扶貧黨總支副書記馬立陽說。

    牽線搭橋 拓寬就業渠道

    該鎮以基層黨校和農民學校為陣地,以“四講兩提”為載體,以“三學四評”為抓手,組織黨員干部、幫扶責任人扎實開展“志智雙扶”活動,宣傳扶貧政策,宣揚先進典型,開展市鎮村三級培訓,傳授實用技術。

    “就業聯合黨總支協調鎮扶貧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與市扶貧辦、人社局等部門無縫對接,借助互聯網人才招聘平臺,依托職介中心,積極搭建貧困群眾與鎮內外合作社、企業互利共贏的橋梁,為村民務工提供豐富的就業信息和多元化選擇。幫助貧困群眾轉移就業,靠務工增收致富。”副鎮長兼務工就業聯合黨總支書記楊喜霞說。

    據了解,至目前,該鎮開展扶貧惠民政策等專題培訓活動16次,受益3000余人次。鎮村開展“四講”“三學”活動40余場次;舉辦實用種養殖技術培訓4期,培訓600余人次,并發放合格證書;設置“紅黑榜”30個;村級開展評創活動20次,評星1500人次;同時,拓寬就業渠道,幫助682人在鎮內外就業,為596名半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貧困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

    創新機制 落實兜底保障

    “在這里吃住都有人照顧,現在身體越來越好了。”梅張村村民梅甲文今年82歲,平時一個人生活,自入住幸福院后精神狀態越來越好。

    為確保特困群眾老有所養,該鎮認真落實全市“四集中”工作部署,高度重視敬老院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生活條件,實施公建民營新機制,實行規范化管理。

    為改善院民生活環境,鎮政府累計投入70余萬元,完善配套設施。2019年高標準升級改造失能、半失能房間7間,搭建屋頂樹脂瓦800平米,并對配套設施提檔升級。村級幸福園采取“項目資金+危改資金”“危改聯建”等辦法,共計投入200余萬元,高標準建成了田洼等3個村級幸福園。

    為解決公辦養老機構管理體制僵化等問題,該鎮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與市景怡公司簽訂了《托管經營合同》。公建民營模式的實施,有效彌補了養老需求缺口,緩解了供需矛盾,增加了有效供養服務。至目前,全鎮排查兜底對象977人,其中686人簽訂了代養協議,符合“一有兩同四保障”條件;291人入住各類機構。

    “我們把全域黨建作為脫貧攻堅的助推器,整合資源,建強組織,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加強督導,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員干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確保全域黨建有方、有序、有力、有效,為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程曉表示。?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