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殯葬改革政策,既節約了土地,又保護了環境。我們村按照黨員干部包戶要求,上門入戶宣傳殯葬改革政策,向村民介紹實行火化的好處。”近日,小楊營鎮白廟村村委委員宋雪坤帶著宣傳單挨家挨戶開展義務宣傳。
去年以來,小楊營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農村殯葬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子,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穩步推進公墓建設,為農村殯葬改革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人去世了,心里固然舍不得,但市里推行殯葬改革是好事,不僅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還可以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對國家和子孫后代都有好處,一定得支持。”小楊營鎮郭坡村12組村民郭耀宗在忙完父親郭盡才的喪事后,悲傷的言語里透著堅定。
2020年12月13日,郭耀宗的父親因病醫治無效后逝世。按照傳統習俗,家人準備將其進行土葬。“為落實殯葬改革法律法規,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建設文明城市,除國家特殊規定外,市轄區內城鄉居民亡故后一律實行火化。喪事簡辦不是不孝順的表現,時代在發展,我們也該進步。”郭坡村黨支部書記郭師團得知后,第一時間到郭耀宗家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得知此政策后,郭耀宗決定將父親火化后,帶回家治喪。
去年6月份,該鎮孫莊村70歲的建檔立卡戶孫春保因病去世。他的侄子孫遠興、孫亮等人多次商量準備將老人土葬。“老人生前享受著國家的各項扶貧政策,不愁吃、不愁穿,同時還有慢性病補助??梢哉f老人在敬老院里生活得非常幸?!,F在,我們可以帶頭響應國家的號召,將老人進行火化。”該村黨支部書記楊玉煥得知情況后,多次召集孫遠興、孫亮等人,向他們講明政策。
為推進殯葬改革入腦入心,該鎮在鎮、村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橫幅,張貼《關于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的倡議書》;結合“戶戶走到”工作,入戶發放宣傳單,宣講殯改政策;利用村級廣播、宣傳車巡邏播放。同時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帶頭落實殯改政策、帶頭火化親屬遺體,全鎮黨員集中簽訂承諾書。
去年7月6日,該鎮白廟村村支委宋小紅因病去世。該村支兩委第一時間到家里進行慰問。宋小紅的媳婦馬青當即表示:“丈夫生前為在職村干部,我們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帶頭進行火化。”
“殯葬改革是破陳年舊俗、樹一代新風的社會改革,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鄉村的文明發展。農村由于受頑固的封建思想影響,殯葬改革面臨著諸多困難。要充分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發揮黨員干部的能動性,才能全力推進殯葬改革。”隨行的該鎮民政所所長梁迅表示。
同時,該鎮組織相關鎮直單位負責人、村支部書記、村紅白理事會成員、能人鄉賢等到試點鄉鎮觀摩,學習試點鄉鎮在宣傳發動、安排部署、公墓建設等方面的先進做法經驗,學以致用,保證殯葬改革工作有序推進。該鎮加強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并拿出了推進農村殯葬改革的具體時間表。
在集鎮的西南方向4公里處,該鎮的第一座公墓“靜安園”已竣工。據了解,該公墓位于白廟村,一期工程占地4余畝,投資9萬余元,有50個墓穴。
“選址時,村支兩委多次到新野縣新甸鋪鎮公墓,從墓地墓穴、綠化到通往墓地的道路建設等方面進行學習考察。最終確定公墓建設方案,并報相關部門批準。村里明確一名村干部專門負責公墓建設。”負責該公墓建設的白廟村黨支部書記宋榮社告訴今日鄧州。
2020年12月13日,公墓開工建設,共出動挖掘機3臺、運輸車輛3輛、鏟車2輛,用時11天建成。
據了解,“靜安園”二期工程已于去年12月26日啟動,計劃投入5萬余元,進一步完善綠化、道路等工程。今年春,將啟動三期工程,計劃投入12萬元,擴大工程規模。
“下一步,我們將創新黨建工作機制,繼續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服務群眾的主陣地;加大移風易俗宣傳力度,積極推廣節地生態葬法,加快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引導廣大群眾厚養薄葬、文明祭祀,全力推進農村殯葬改革。”小楊營鎮黨委書記丁如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