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最美夕陽紅——“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側記

    2020-10-10 16:26:58 作者:肖晨曦 來源:
    分享到:

    庭院環境優美,房內窗明幾凈;三餐量身定制,葷素搭配考究;閑暇時下棋打牌看電視,生病時醫護人員服務到床頭……這樣的晚年生活,對于腰店鎮房營村90高齡的五保戶房吉昌而言,是從沒想到過的。

    “自打俺住這兒后,不用自己動手做飯和洗衣,生活無憂,還有這么多老伙計陪伴聊天,日子舒坦啊!”在入住敬老院前,孤身一人的房吉昌,平日里孤獨無依,如今,日常生活有專人照顧,閑暇就和老人一起下下棋、聊聊天,曾經孤獨的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幸福。

    “四集中”工作部署以來,該鎮按照“一有兩同四保障”標準,對三類特困群體分六種情形進行大排查,把符合標準的人員分別送到四集中場所托養、供養、托管和醫養結合,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中失能、半失能和全部分散居住特困人員無人照料、生活困難的難題。

    兜底保障不落人

    越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越是要關注特殊貧困群體。該鎮把特殊貧困群體兜底保障,作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關鍵舉措,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黨委副書記任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成立4個工作專班,調動全鎮之力積極推進“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

    “你說這個政策我響應,平時家里干活忙,飯點不及時,大伯跟著我們生活也是干著急。住進敬老院之后,孝敬不減,生活還有人保障,大伯也該享享福了。”該鎮焦林村的80歲五保老人尚同好的侄兒,得知鎮里的“四集中”供養政策,到敬老院一看,主動聯系工作人員,要求集中入住。

    像尚同好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在該鎮組織的多次摸底排查中,將全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中的無自理能力、半自理能為和全部獨居分散特困供養老人以及貧困人口中的其他人員數據,提供給各村脫貧責任組,鎮、村干部結合,進村入戶精準確定“三類人員”“六種情形”的底數。

    目前,全鎮“六種情形”人員663人,其中特困人員331人,重殘人員172人,全部實現“四集中”,確保“應住盡住,不漏一人”。

    享受美好新生活

    “這是一項民生工程,我們一定要謀劃好、提高標準,從政策、機制、環境、服務上留住人,把鎮敬老院和村幸福大院建成安全實用、環境優美、服務優質、生活舒適的養老場所。”在“四集中”工作的推進會上,該鎮黨委副書記盧宇說。

    鎮敬老院功能落后、不完善,環境不理想;村幸福大院存在選址不準、布局不合理等,針對這些遺留問題,該鎮聯合相關部門對鎮敬老院設施建設提檔升級。投入資金56.2萬元,對鎮敬老院進行升級改造和危改加固,添置設備,配齊可容納50名特困人員生活必需的床框、桌椅和新衣被等,讓特困人員進得來,留得住。

    在幸福大院建設上,充分挖潛利用現有資源,建設趙樓、孫樓和夏樓村的幸福大院,分別利用學校閑置房屋、廢棄老村部改建住房45間、增設床位68張。

    在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服務的敬老院和幸福大院內,入住的貧困群眾,不僅吃飯和就醫不愁,還能在專人陪護下進行康復訓練,臉上有笑容,生活有尊嚴。

    物質精神雙“豐收”

    “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清官,眾多的清官里頭,包公就是一個突出的人物,今天咱們講的就是包公的故事……”走進該鎮敬老院,大家齊座一堂,饒有興致地聽張玉閣給大家講的評書《包公案》。

    “張玉閣以前是個說書的,現在也是我們的供養對象,平時大家聚在一起都會發揮個人所長,有的拉二胡、有的唱戲,親身參與娛樂活動,大家都感到晚年很幸福。”敬老院工作人員張化義介紹說。

    精細的生活照料、定期的身體體檢、豐富的娛樂活動和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成了敬老院和幸福大院的標配,這里詳細記錄著每一位入住人員的生日、喜好、禁忌和他們的身體狀況、慢性病史,經常為他們拍攝照片、錄制視頻跟家人進行互動,實現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雙豐收。

    “下一步,我們還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敬老院服務水平和質量,為特困供養老人提供更方便、溫馨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務,讓特困供養老人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溫暖,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李宗萬說。?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