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羊倌”走上致富路——記油坊村脫貧戶王玉德

    2020-08-31 19:09:16 作者:孫東亞 來源:
    分享到:

    近日,在張樓鄉油坊村,伴隨著羊群的“咩咩”聲和趕羊的吆喝聲,記者見到了正趕著羊群的王玉德,“賣了十幾只,現在還有30多只。”王玉德一邊趕羊一邊告訴記者。

    今年56歲的王玉德,是油坊村的貧困戶,妻子患精神疾病已20多年,一個閨女已經出嫁,年邁的父母需要他照顧,家庭的重擔都落在王玉德一個人身上。

    2017年,王玉德檢查出得了腎結石,由于病情嚴重,必須切掉一個腎臟,盡管手術很順利,可是他從此不能干重體力活,不能出門打工,收入隨之減少,生活的貧困曾一度讓他身心俱疲、不堪重負。

    就在王玉德一籌莫展之時,鄉、村干部來到了他家,告訴他通過相關程序,他們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并為他詳細講解了扶貧相關政策措施。聽了干部們的仔細講解,王玉德下定決心,在黨和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的扶持下,一定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盡快扭轉家庭困境,改變生活現狀。

    “生病前,搬運、卸貨的活我都能干,四處打零工,做了手術后,重活一點也干不了,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雖說國家有補貼,但也不能等著吃國家的救濟糧,脫貧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雙手來實現。”王玉德說。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王玉德充分了解市場行情后,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萌生——養羊,于是,王玉德開始了他的養羊之路,當起了“羊倌”。

    養羊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辛苦。王玉德養的羊主要是以放養為主,不管天有多熱、多冷都必須放羊。雖然悉心照料,但是高密度的圈養還是存在潛在的患病風險,缺乏技術,不懂管理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于是他主動向農業技術部門求教,經常向畜牧養殖指導員請教飼養中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在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他主動請教養羊的專業技術和管理方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王玉德對羊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病狀,更能準確地辨別和防治,養羊也讓他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收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付出終于有了回報。王玉德介紹說,目前還存欄33只,去年他已收回前期投資并實現增收10000余元,現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2019年,全家也實現了穩定脫貧。

    “前幾天,1只母羊產下2只小羊羔,我這兩天要重點關注小羊羔生長情況。我家現存欄還有10多只母羊,其中2只母羊下個月要下羊崽。”王玉德笑著說。

    如今,在他的精心喂養下,羊群逐漸發展壯大,從最初的十只到最多時四五十只,王玉德也慢慢變成了養羊的行家。

    “早上青草露水多,羊吃了容易拉肚子,晚一點才是放羊的好時候。”王玉德笑呵呵地介紹,養羊還得注意防疫,只要村里組織養殖方面的培訓都去聽,現在養羊有經驗了,下一步還想多養點,國家政策好,俺養殖起來也越來越有信心。

    “要不是靠著黨和政府的扶貧好政策,俺真不知道家里的日子咋挺過來?俺從內心深處感謝黨和政府對俺的幫助,讓俺過上了好日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還要進一步擴建羊場,壯大養殖規模,成立專業養殖合作社,依靠養羊發‘羊財’。”王玉德說。

    油坊村黨支部書記李秀文說:“借助政策幫扶,王玉德靠著勤勞能干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不但為貧困戶樹立了榜樣,還讓廣大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扶貧不僅要扶產業扶發展,更要扶志氣扶智力。王玉德不等不靠,勤勞肯干,主動轉變思想觀念,搞養殖、學技術、謀發展,憑借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美好的生活,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是廣大貧困對象學習的榜樣。?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