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寒風凜冽,天空飄著雪花,在我市“小湯山醫院”項目部建設工地,卻暖意融融,建筑工人們吃上了熱乎乎的飯菜,不停地感謝著。該項目外事部主任劉兵激動地說:“感謝市總工會的愛心餐,飯菜及時,大冷天溫暖了我們的心,我們一定要加班加點建設,爭取早日竣工,回報他們的愛心支持。”
據了解,自1月30日,我市動工建設鄧州版的“小湯山醫院”,為了能讓這座醫院早日建成,連日來,幾百名工人吃住都在工地上,如何保障這些工人吃飯問題,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一個主要問題。市總工會得知醫院餐廳供應不足的消息,第一時間與醫院聯系,每天派專人專車,為市中心醫院、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人民醫院湍北分院項目部免費送一日三餐。為了確保一線工作者能按時吃上早餐,每天凌晨4點鐘志愿者就開始做飯。早餐部現有工作人員4名,志愿者6名,他們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堅強的后勤保障。
記者在愛心早餐部操作間看到,里面水氣氤氳,飄蕩著飯菜的香味,架子上擺滿了剛出鍋的饅頭,志愿者們正緊張有序地把飯菜裝進保溫箱內。“我們每天要送出1100余份飯菜,3000多個饅頭,我們盡最大的努力把飯菜做得可口,爭取讓一線人員都能吃飽吃好。”志愿者趙生會說。
愛心早餐部主任杜顯娥一邊忙著盛菜,一邊對記者說:“醫護工作者非常辛苦,能為他們提供后勤保障,讓他們吃上一口熱飯,也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志愿者張輝等人負責采購每天所需的食材。由于疫情形勢嚴峻,我市各街道社區封路、出入登記等多種措施阻斷了病毒傳播蔓延,每次采購他們都要分好多次把買的菜抱回采購車上,累得濕透了衣服。張輝說:“雖然現在累點、麻煩點,但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程序多一點、麻煩多一些,我們都能理解。”
當張輝的采購車到達愛心早餐部大門口時,志愿者徐涵立刻對車身和人員進行消毒。徐涵是交通運輸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工作之余來做志愿者,舍棄了陪伴家人的時間。“為了讓醫護工作者吃得放心、安心,疫情期間,我們專門進行了防疫相關知識培訓,每天對進出的車輛、人員以及操作臺、送餐用具等都要消毒。”徐涵說,“疫情發生以后,看到醫護人員超負荷忘我工作,非常感動,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事情,感到很高興。”
“現在是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我們每天精心安排食譜,并及時與醫院溝通,醫護人員們想吃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直至疫情結束。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愛心早餐部負責人說。
做好飯菜,裝車運送。寒風中,愛心餐車載著熱乎乎的飯菜又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