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專程來到老年大學進行采訪。老年大學盡管已經放假,但在一樓展廳的展板上,學員們的作品還在接受著來訪者的參觀。國畫花鳥、山水墨色,韻味十足;書法不管草書楷書,筆筆到位,鐵畫銀鉤;攝影作品更是懸掛最多,人物、風景都顯示出學員的獨具匠心,充滿了生活氣息。
“我市是一個擁有185萬人的縣級大市,老齡人口已達24萬人,老干部達到1.2萬人。市老年大學成立于1988年。目前,與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共用一座綜合大樓,擁有8層共9000平方米(其中,老年大學3000平方米)。”老年大學書畫系主任馬均介紹。
走進辦公室,看著一個個榮譽獎牌,都無聲地告訴來者,市老年大學盡管重新開班時間不長,但是取得的成績已經有目共睹。
采訪中了解到,我市老年大學緊緊圍繞“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增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科學設置學科,廣招老年學員,由原來的一個班擴展到聲樂、瑜伽、文史、書畫、樂器、戲曲、生活藝術、游泳、舞蹈、攝影、養生保健、家用電器等12個系44個教學班。至目前,校內學員已達920人,校外學員910人,總計學員1830人。有力推進了我市老年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學校教職員工不管是教學,還是管理,都堅持“三化”,即教學設施正規化、所有服務親情化、學習實踐合理化;“四心”,即對待學員要有熱心、耐心、細心、誠心;“五個一”,即為學員送一個微笑、道一聲問候、倒一杯開水、備一份藥品、打一個電話等的服務標準,深受學員們的一致好評。
自2016年以來,我市加大投入完善終身教育設施,整合資源健全終身教育網絡體系,初步構建了以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為龍頭,社區學院為骨干,鄉鎮(街、區)社區學校為依托,村級社區學校為落腳點的三級社區教育網絡體系,探索創建了門球、腰鼓、戲曲、模特隊、書畫等社區教育項目,創新開展實施了文明素質提升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特色農業專項培訓等多項培訓活動,基本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居民終身教育體系。
接受采訪的市老年大學學員沈云霞說:“我市老年大學,課程齊全并且科學合理,我們在這里既能學到文史、書畫、音樂、保健等知識,又能同領導、老師、學員同學習、同娛樂、做朋友,共同營造真誠和諧的學習環境,整個校園的學風和大家的學習勁頭比真正的大學都濃,學習的效果也很明顯,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是當之無愧的,我們都深感自豪。”
“老年大學是適應社會老齡化、建設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以及和諧社會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時代產物。老年大學面對的是老年群體,但用的是最年輕的教育方法。”教師楊華民告訴記者,老年大學認真貫徹“教、學、樂、為”相結合的教學方針,將老有所學和老有所為有機地融為一體,積極打造具有時代鮮明特色的校園教學文化氛圍,能躋身國家級“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也更感責任重大。
“榮譽只是對過去的總結,保持和發揚敬老、為老的工作作風,辦老年人滿意的老年大學,有效推動老年優待政策的落實,提升社會為老年人服務水平,進一步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是市老年大學不斷奮斗的目標。”市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陳祖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