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3月6日上午,政協鄧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開幕。
市政協副主席劉正同、郭心平、劉紅彬、段紅琴在主席臺前排就座。郭心平主持會議。
鄧俊峰、黃登科、姬欣、郭海洋、劉新明、趙志遠等副處級以上領導到會祝賀并在主席臺就座。
市政協十三屆委員會應出席委員380人,實到345人,符合規定人數。
上午9時,會議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開幕。
市委書記鄧俊峰代表市委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會的各位委員和同志們致以誠摯的問候。鄧俊峰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鄧州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標志性意義的一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總書記視察調研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兩個確保”“十大戰略”,深度融入南陽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在大戰大考中堅定了信心決心,取得了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成果,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氣的成績單。GDP首次突破500億大關,總量和增速分別位居南陽第二、第三;項目建設工作,省、南陽重點項目個數均居南陽第一,鄉鎮考評位居南陽第四;招商引資工作,鄉鎮考評位居南陽第二;城市更新工作年度綜合考評排名南陽第二;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工作評估排名南陽第一,開發區發展質量第三方評比在南陽市16個開發區中,由2019年的倒數第一躍居到2022年的第六名,正在向“四強”沖刺;農業領域,繼續保持“國家超級產糧大縣”稱號,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級小麥制種大縣,入選全省第一批養牛大縣培育縣、奶業重點縣,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產業發展、奶牛產業、人居環境整治等多項工作位居南陽先進位次,在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實踐中展示了鄧州的責任擔當。
鄧俊峰強調,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更是一體推進中等城市中心城市建設全面發力的攻堅之年。市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拼發展拼經濟、比速度比成效”的主基調,部署了實施“八大行動”的具體任務,吹響了一體推進中等城市中心城市建設的集結號。南陽市委書記朱是西同志在鄧州調研時強調,鄧州要“以極限思維、做極限努力、盡極限責任、創極限奇跡,拼出開門紅,當好‘建強副中心、奔向新輝煌’的‘排頭兵’‘領頭雁’”,對鄧州的發展給予深切厚望。當前的鄧州,正處在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現代化南陽市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向中等城市邁進的關鍵期,必須準確把握鄧州所處的歷史方位,堅定信心拼發展,腳踏實地向前進。這既為政協事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大舞臺,也對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更需要全體政協委員的不懈努力。希望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深入踐行“四個極限”,堅持大團結、大聯合,自覺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施“八大行動”上來,奮發作為、高效履職,在鄧州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
就做好下一步政協工作,鄧俊峰提出四點意見:一要站穩政治立場,時刻把牢政治方向。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開展的是政治工作,發揮的是政治作用。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時刻牢記政協組織的政治屬性、委員的政治身份、協商的政治責任,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問題、推動工作,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人民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政協黨組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綱”和“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站位中央和省市戰略大局來思考問題、謀劃工作,堅決把維護市委領導、支持政府工作與履行政協職責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市委目標指向哪里、政協力量就匯聚到哪里,市委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市委部署落實到哪里、政協作用就發揮到哪里,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二要緊扣中心大局,展示更大擔當作為。市委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確定了“保9爭10”的奮斗目標,明確要求主要經濟指標、單項工作都進入省、南陽第一方陣,做出鄧州副中心的最大貢獻。目標就是旗幟、目標就是命令、目標就是責任,決定著全年工作成效,更決定著鄧州在南陽、全省中的位次。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更加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在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營造“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四敢”濃厚氛圍中,發出“政協聲音”、貢獻“政協作為”。一方面要圍繞重點議出“金點子”,另一方面要直面難點開出“藥方子”。要發揮政協委員分布廣、離群眾近的優勢,深入調研,廣泛聯系,及時發現各種不匹配不適應的矛盾和問題,主動挖掘好、利用好各行業、各領域的利好和優勢,深刻思考發展產業集群從哪些方面發力、培育頭部企業從什么地方著手、城市更新提質資金從哪里獲得、鄉村振興怎么實現更大突破等重點問題,為市委科學決策多出“破題”思路、多找“破冰”辦法、多提“破局”建議,持續為鄧州發展加油造勢。
三要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干事創業合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團結是最強的力量。市政協要充分發揮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攬八方英才、聚各界精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鄧州拼經濟、拼發展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要積極推進協商民主,不斷完善“議”的內容、拓展“商”的平臺、拉長“協”的鏈條,讓各領域的意見建議充分表達,讓各方面的真知灼見充分交融,當好黨委政府的“好幫手”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要廣泛團結各界力量,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密切與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系,增進與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交流,加強與港澳臺同胞的聯絡聯誼,擴大“朋友圈”,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鋪路搭橋、獻計出力。要厚植為民情懷,圍繞群眾思想認識上的困惑點、利益沖突上的交織點、現實矛盾的多發點,多做春風化雨、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慈善捐贈、愛心公益等活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政協離得很近、委員們就在身邊。
四要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政協委員參與國是、履行職責,這是榮譽,更是責任。全市各級政協組織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要求,統籌推進機關建設和委員隊伍建設,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健全委員聯絡機構,完善委員聯絡機制,不斷提高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讓每一位委員都有組織依托、有聯絡渠道、有平臺發揮作用,營造良好的參政議政環境。政協委員社會知名度大、關注度高,一言一行都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要珍惜榮譽,嚴格要求,廣泛學習知識,切實增強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帶頭做到“四個極限”,帶頭叫響“鄧州發展 我的責任”,高標準完成委員“作業”,高質量答好時代“考題”,以過硬的觀念能力作風展示新時代政協委員的靚麗風采。
劉正同向大會作《政協鄧州市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劉正同說,2022年是鄧州砥礪前行、銳意進取的奮進之年,是鄧州亮點紛呈、碩果累累的收獲之年,也是十三屆市政協履職的起步之年。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政協常委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中央、省委、南陽市委和鄧州市委的決策部署,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準履職定位、選準履職議題,積極有為服務中心大局、扎實有效開展協商議政,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劉正同說,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鄧州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政協工作意義重大。市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中共鄧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力求建言資政更有用、凝聚共識更有效、增進團結更有力、服務發展更有為,為鄧州高質量一體推進中等城市、中心城市建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段紅琴向大會作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