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偏遠的鄉村,為了生計,父母去了南方打工,我和弟弟變成了留守兒童,和奶奶一起住在一座簡陋的小院里。
家里冬天寒冷,特別是晚上睡覺,被窩里冰冷如鐵,盡管奶奶緊緊地把我和弟弟摟在懷里,我倆還是把身子蜷成一團,不敢伸直腿腳。
于是,奶奶在院子里拉了一根長繩,等太陽升高,就把被子一床一床曬在繩子上,長長的一排,像屏風似的,這也成了我和弟弟捉迷藏的好地方。我們在被子里鉆來鉆去,奶奶總是樂呵呵的,望著我們在灑滿陽光的小院里玩耍。
中午時分,奶奶用一根細棍“噼啪、噼啪”地抽打棉被,抽打一番后把棉被翻過來繼續曬。
“奶奶,您這是在干啥呀?”三歲的弟弟傻乎乎地問。
“這叫曬被子,”奶奶一邊翻著棉被,一邊笑呵呵地說,“我要把暖和的日頭兒(太陽)留下來,要不它走后,我們會感到冷的。”
“啊,太陽能被留住?”我睜大了眼睛,懷疑地望著奶奶。
“日頭兒正在往被窩里鉆呢!”奶奶又補充了一句。
“那我怎么沒看見呢?”弟弟噘起了小嘴。
“他是藏在被窩里的。”奶奶輕輕撫摸著弟弟的小腦袋。
太陽偏西時,奶奶利索地收回被子,放在床上,又趕緊把被子折疊成被窩狀,把被子兩頭翻卷、壓緊。“我這是把日頭兒卷住,不讓它出來。”奶奶向站在床邊的我和弟弟解釋,很得意的神情。
夜晚鉆進被窩,果然熱乎乎的,腿腳任意伸,到處都暖和,舒服極了,我還真的聞到了太陽的味道,被窩里彌漫著被太陽烤出來的淡淡棉花香味,我們在說笑中甜蜜入睡。第二天早上醒來,我又特意聞了聞棉被,太陽味兒依舊,奶奶真的留住了太陽。
后來的日子,只要有太陽,奶奶就曬被子,從那以后,冬夜不再寒冷。
該上學了,我和弟弟隨著媽媽一起到縣城讀書,家中也陸續有了熱水袋、電熱器,但總是懷念那充滿陽光味的暖被窩,原來能把太陽的溫暖留住的,不僅僅是被窩,還有奶奶那張樂呵呵的笑臉,那里留住的太陽更多更多,因為奶奶的臉始終是溫暖的,一直溫暖到我的心窩里,使我的童年雖然留守,但不寒冷、不孤單、不膽怯。
簡評:表達愛的方式很多,小作者獨辟蹊徑,選取想留住“太陽”,表達對奶奶以及童年的懷念與留戀,很棒!
(指導教師:楊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