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州市南閣路中段,有一位老者經常騎著一輛自行車,車子一邊掛著一個剩飯桶,脖子上掛著一個在城市里罕見的旱煙袋,黃銅煙鍋、橙色明亮的煙袋桿,名貴玉石的煙袋嘴,還有一個高級皮革制作的煙布袋,車子上還經常掛個鵪鶉袋,這位老人引起了我的好奇。
問后得知老漢姓王,今年72歲,身體硬朗,看他每天來去匆匆,透出了老者的自信和瀟灑。每天,老王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過往行人修理自行車,解決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每當有人來修理自行車,他總是笑容滿面一絲不茍為之檢查修補,修理完畢后,像少林弟子玩武術一樣,很輕巧地把車抓起來翻個過兒,自信地用手在車子座上拍一下,并笑著說:“好啦,你慢走!”空閑的時候,老王就會拿一把小凳子,靠著樹坐下來,拿出他的旱煙袋在地上磕兩下,煙鍋伸進煙袋里挖兩下,取出再用手按幾下,點上煙,有滋有味地吸起來,他瞇著眼,飄飄欲仙很是滿足。
老王在這里修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認識他的人很多,好多人都是沖他的修車技術來的。為此,他也交了不少朋友,修車的見到他,總是很客氣:“老王,你好啊!”老王就連連點頭:“都好,都好,這都是黨的政策好哇!”
老王沒事的時候,就會掏出兩只鵪鶉來,給他們理理身上的毛,顯得很愜意。后來,我發現他帶了一名徒弟,每天下午5點左右,他就讓徒弟守著門店,自己到湍河風景區的楊樹林里,和老年養鳥愛好者聚一聚,交流、切磋養鳥經驗,拉拉家常。
說到老王自行車上掛著的桶,就更有意思,那是在他修車鋪附近,幾家餐館專門為老王收剩飯剩菜用的,因為,老王在家里,還養了三頭膘滿肥壯的豬呢。
從年齡上講,老王也算是個老人了,但他積極向上,仍在為社會發揮余熱,看他會生活,講究生活質量,活得開心瀟灑,又注意養生,還真是老年人的榜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