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6時許,在朋友圈看到楊蘊玉先生不幸去世的噩耗,心中為之一沉,目睹隨文所發的圖片——先生革命時期的英姿,巾幗不讓須眉;主席接見時的殊榮,灑脫而又幸福;回歸故里時的笑容,雍容中滿是慈祥;百歲時的仙態,超脫而又祥和;百三歲的誕辰,疊印豐厚的人生……
有緣得到先生題詞的激勵,終生不能忘懷。1995年鄧州市教育局與教育關工委聯合下文,委托鄧州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家長》報社開展家庭素質教育專題研究工作,時任夏集鄉教辦室政務組長的張文學同志和我分別主持幼教階段和中小學階段家庭教育教材的編寫工作。然而編撰工作進行不到一年,因人事的變更及諸多原因,市教育局中止了此項工作。出于對家庭教育工作的熱愛,我和張文學同志決心以個人之力完成教材書稿。1999年底,我倆分別完成初稿,在《家長》報社的幫助下,初稿送省市專家審閱后,受到好評,在文心出版社社長牛雅杰先生的幫助下,列入出版計劃。
這對我們是極大鼓舞,張文學同志通過親友關系把書稿內容簡介送楊蘊玉先生閱,請其批評指正。當時先生正因病住在醫院,然出于對家鄉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無限關懷,和對我們學研工作的鼓勵,在病床上欣然題詞:祝你成為家長和園丁的良師益友!
后因經費的問題,原定出版計劃擱淺。然而在先生題詞的激勵下,我和張文學同志面對挫折,互相鼓勵,對成形的成果進一步研究、總結、錘煉、提升,并在家教實踐中印證。2004年5月,在鄧州市關工委、婦聯的聯合策劃下,我的書稿以《朝陽升騰》為題,作為家長學校輔助教材,以內部資料的形式編印。2004年12月《朝陽升騰》一書由世界文明出版社出版發行。張文學更是持之以恒,以多元智能教育為理論支撐點,以開發嬰幼兒的智商為出發點,編寫出三卷本近70萬字的《學海拾貝》一書。
在《朝陽升騰》之后,我對家庭教育學科的學研,轉向家庭教育成果在實踐中的推廣。至2017年集成三十余萬字的科普成果,先后獲得鄧州市第一屆科普成果一等獎和河南省首屆科普成果三等獎,并在鄧州市關工委的支持下以《家教實踐與探索》為題,編印成冊向社會各界免費贈閱。
正是楊老對家鄉教育事業,特別是對家庭教育的關愛和支持,鄧州的教育事業,特別是家庭教育的研究才碩果累累,據不完全統計,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自1986年至今就有14部,500多萬字的家教文集出版發行。2010年由鄧州市關工委執行主任楊德堂倡辦的《家長之友》(季報),更是惠及鄧州數萬家庭。
可以告慰先生的是,隨著十九大“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提出,全社會對兒童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鄧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鄧州市家庭教育促進會于2022年3月13日成立。鄧州的家庭教育研究者、愛好者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準則,用創新、生動、活潑的正能量進行家庭教育宣講,來提升教師、家長教育孩子的技能,為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提供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