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為有源頭活水來——周溝社區黨建工作側記

    2019-06-25 09:27:55 作者:王 璐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周溝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六月的天空湛藍,走進白牛鎮的周溝社區,綠色環繞的民居、四通八達的水泥路和剛剛修建好的文化廣場,村民們散步、健身閑適而安逸,橡膠籃球場又為社區的“顏值”增添了亮色。

      周溝社區位于白牛鎮東部,臨近南鄧S231省道,是第二批南水北調搬遷安置的移民村。

      近年來,周溝社區始終堅持圍繞抓黨建促發展的思路,以黨組織為載體,不斷加強村組建設和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提升堡壘戰斗力,讓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做好“美”和“富”

      2011年5月,周溝社區從淅川香花移民而來,為了實施“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政策落地,社區大力發展養殖業,建立養殖小區和工業園區,入住養殖企業3家,飼養蛋雞10萬只,就近實現社區就業人員25人,使社區的年集體經濟收入達20萬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社區面臨一個極大的難題,經濟收入雖然提高了,但是養殖區周邊的環境很差,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周溝社區黨支部書記白新國說,“為改善養殖區的環境衛生,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多次召開會議,展開討論,商議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經過多方面努力,在養殖區建立兩座500平方米的糞污處理廠,極大地改善了社區環境。”

      環境整治貴在長效,周溝社區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成立村環境整治領導小組,全體黨員共同參與,對主道和戶道進行分包,利用會議、標語等形式廣泛宣傳,使社區群眾衛生意識明顯提高,積極參與到環境衛生整治中。

      現在的周溝社區擁有日處理污水50噸的污水處理廠,社區內污水全部實現處理后排放,鋪設雨水收集管道5000米,11條社區道路全部栽植風景樹木,社區還成立了專業的環衛保潔隊,配備垃圾收集車輛。

      特色種植促增收

      為使村民能盡快融入當地居民的生活中,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社區黨支部決定結合實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沒搬遷過來之前,我們生活的地方是丘陵地帶,大部分村民靠種植農作物增加收入,如今我們依靠地理優勢發展林果業。”白新國告訴記者。

      經黨支部周密細致的調查、觀摩和研究論證,2016年,周溝社區提出了在南鄧公路S231省道附近,發展多品種采摘果園60余畝的設想。想法有了,征地、規劃和協調,成了一大難題。“村民們對種植果樹沒有經驗,由種植農作物變為果樹種植,很多村民不理解,也沒有信心。”周溝社區黨支部副書記付勇說。

      開弓沒有回頭箭,社區兩委把這件事放到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上討論,社區干部全員出動,挨家挨戶給村民做工作。“沒經驗沒信心沒關系,我們可以請來專業的技術員手把手教大家,結合我們鎮的壽桃產業,還怕銷售不出去?”每到一戶,白新國就把這些話重復幾遍,終于讓村民卸掉了思想包袱,60余畝的果園成功種植。

      從當初不愿意種植到現在不后悔種植,王崗村村民王華激動地對記者說:“如果是種小麥或花生,收入簡直不成比例,去年我的桃園收入比往年翻了兩三倍。”

      移風易俗融入生活

      “這邊的宣傳欄上張貼的是上一屆評選出的‘文明家庭’‘好媳婦’,廣場上我們修建了以尊老愛幼、精準扶貧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小游園。”付勇向記者介紹。

      放眼望去,隨處可見充滿正能量的標語,社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對社區廣場進行升級改造,修建健康步道和文化舞臺等,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時,努力打造精神文明氛圍,將移風易俗相關內容融入道路廣告、文化墻、小游園的建設中,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內涵,使文明鄉風與美麗環境相得益彰。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想過好日子,還要支部帶。農村工作,村支兩委是關鍵。“現在我們社區的大小事務都必須經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群策群力。”白新國說,“‘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讓村民都參與到村內的大小事務中,沒有旁觀者,大大地激發了大家共同發展致富的熱情。”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