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知道嗎?去年我種了3畝地的姜,凈收益達到10萬余元,有錢大家一起賺,在這里我把自己種姜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在穰東鎮山東大姜種植技術培訓現場會上,該鎮白龍村湯河俊正在給大家分享去年的種姜“紅利”。
5月6日上午,穰東鎮山東大姜種植技術培訓現場會在該鎮白龍村召開,鎮農業中心工作人員、各村干部和意向種植能手等100多人參加會議。山東大姜種植專家周林昌,市科協副主席郭進會、常得慶,南陽市科技特派員和我市科技特派員及鎮直部門干部等參加會議。
穰東鎮2020年組織了山東大姜種植技術培訓,邀請周林昌來穰東鎮為有意向的群眾傳授經驗方法。參加培訓的湯河俊作為該鎮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和鎮領導說了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全力支持。在鎮農業中心的指導下,當年種下了3畝山東大姜。
從種子選擇到播種后土壤灌溉,再到植株發芽后肥料,農業中心工作人員步步緊跟,鎮領導經常來這里查看姜的長勢。“為使這幾畝姜豐收,領導們比我還操心。”湯河俊感激地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湯河俊的姜豐收了,更讓人開心的是,當年的生姜價格自5月起一路走高,批發最高價格破9元/斤,湯河俊凈收益十多萬元。有了湯河俊的成功案例,附近的村民也有了信心,今年白龍村種植山東大姜的戶數增加到16戶,面積擴大到182畝。
湯河俊在現場分享自己種植山東大姜的經歷時,講述了自己最初開始種姜時的忐忑,到后來在領導們的關注和支持下,越來越有信心,同時也介紹種植山東大姜的畝產量和總收益。
周林昌向大家講解了山東大姜的特性、畝產量、收益等相關知識,為大家答疑解惑,傳授種植技術和經驗,強調了種植的注意事項。
今年3月份以來,該鎮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內容,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韓紅偉,把山東大姜種植技術推廣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力求通過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幫助群眾增收致富。
“技術雖好,推廣還要結合實際。山東大姜種植前景喜人,但各位種植能手要理性認識、綜合考慮,尊重市場規律,切忌盲目投入。各村也可以此為契機,探索新型農業產業項目,發展適合本村的村級集體產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該鎮農業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