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產業催開幸?;ā畲迕撠毠ぷ餍∮?/h1>
    2020-10-23 18:24:58 作者:史 娟 通訊員 張吉景 來源:
    分享到:

    肥美的魚蝦、面甜的蓮藕、馨香薄脆的薯片,古樸典雅的高級紅木家具……如今的都司鎮姚李村,憑著這一張張閃亮的產業名片,全村貧困發生率驟降至0.38%,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脫貧路。

    姚李村是如何經過不懈的努力,才迎來了美好的今天呢?深秋時節,記者來到姚李村一探究竟。

    真情服務暖民心

    “周邊的村子,都艷羨咱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水泥路修到家門口。但是馬上就要過年了,真是年年過年,年年窮啊。”2017年12月駐村第一書記何昌虎,剛來到姚李村走訪時,忘不了村民周學瑞的自豪與失落。

    一直以來,姚李村是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較好的村子,經過民主評議,爭取項目資金和自籌資金等方式,實現了水、路村村通、戶戶通。但是經濟發展毫無起色,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只能依靠種植小麥、玉米傳統作物,收入不高。

    為此,何昌虎下定決心,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必須要成為真心為民服務的接棒人,要和全體黨員干部一起努力,破解發展難題。

    他結合該村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實際,進一步完善村支兩委工作制度,實行村務公開、黨務公開,建強兩委班子和基層組織,推動村級組織更加規范運轉,真情為群眾服務。

    “我們村的學校和黨建法制文化廣場,建得非常好,我們有了健身的地方。”姚李村村民張子永說。之前,學校規模也較小,村民文化生活比較單一。何昌虎和姚李村的黨員干部多方協調,完善基礎設施,擴建姚李村中心小學,升級改造配套設施,使在校學生規模增加了三倍,在市司法局的支持下,又為該村建設黨建法治文化廣場,普及法律知識,獲得了群眾的贊譽。

    扶植產業促就業

    在為群眾提供暖心服務的同時,姚李村的黨員干部制定了“店小二”服務,扶植產業升級的發展道路。

    “產業是農村發展的關鍵。”何昌虎說,“加快現有產業升級改造是當務之急。”此時,村里已有三友雪蓮種植合作社、昇平家庭農場和李小偉紅木家具廠三家企業,且都成立時間不長,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發展困境。

    三友雪蓮種植合作社在2015年成立之初,主要依靠丹江水和牧原十分廠的沼液,種植蓮藕和養殖泥鰍。但是面臨著銷路狹窄、品種單一等問題;李小偉紅木家具廠沒有銷路問題,但是發展缺少場地;昇平家庭農場需要流轉更多土地種植紅薯,缺少資金。

    針對這些問題,村支兩委多次商議,決定全村一盤棋,優化資源配置,統一解決資金、場地和銷路問題,扶植產?業升級。

    將這幾家企業作為村重點企業,統一制作宣傳短片,利用一切機會,多種渠道進行推廣。并結合消費扶貧、抖音等直播平臺,推介銷售村里的產品。同時,向鎮政府申請,邀請省水產養殖專家,做技術指導;帶領村民去湖北、浙江等地學習種植模式和管理經驗。

    最終,在村里的大力扶植下,三友雪蓮種植合作社轉型經營,由蓮藕+泥鰍,變為蓮藕+泥鰍+魚蝦+鵝的多品種經營;紅木家具廠擴建1000平方米廠房,又增加了廣州、香港兩地的銷售市場;為昇平家庭農場新流轉土地50畝,保障了農場的紅薯供應。

    村里蓬勃發展,規模和效益越來越好,受益的村民也越來越多。

    “現在我們都能在家門口找到活兒干,生活也好多了。”提起來之不易的工作,貧困戶張廷多激動得抹起淚來。張廷多和妻子供養兩個孫子,由于年齡大不能外出務工,以前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倆孩子上學冷,連個像樣的棉被都沒有。如今,他家除了享受政策幫扶之外,他去了三友雪蓮種植合作社做魚蝦投喂養殖工作,妻子馬冬則在昇平農場晾曬薯片,倆人每天務工收入120元左右。

    如今,姚李村的各項產業,帶動全村40余名村民家門口就業,其中貧困戶16人,累計增加村民年收入共計30余萬元,極大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