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還有幾天這批煙苗就要移栽到大田,氣溫越來越高,育苗棚內一定要加強通風,加強管護……”近日,在高集鎮寨上村煙葉育苗基地的大棚內,該鎮煙站站長曾兆彥正在給基地負責人李全茂傳授煙苗后期管理技術。
據了解,該基地今年育了10個棚12000盤煙苗,現在大棚內剩余煙苗1500盤,為該鎮晚煙種植提供煙苗。
曾兆彥說,針對近兩年氣溫波動較大,對煙葉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為穩定煙農收益、煙葉種植面積和規模,該鎮探索新型種植模式,決定在小麥收割后,種植一批麥茬煙。麥茬煙前期投入少,生長期短,不容易得病,產值效益比傳統秋季作物高。由于前期宣傳組織到位,當該鎮號召煙農發展麥茬煙時,得到群眾的一致響應。目前,春煙種植已結束,晚煙種植計劃已落實到村,分解到戶,已備足450余畝的煙苗。
當前正值煙葉移栽的關鍵時期,在該鎮永久煙田示范區內,一塊塊大方田映入眼簾,黃色的土地上覆蓋著一行行白色的地膜,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猶如一條條銀龍穿行在田間,一株株煙苗在地膜的保護下茁壯成長。十余名群眾在田間忙碌,或移栽淺中耕,或疏通溝渠,或查漏補缺……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與煙農們一起忙碌的,還有該鎮煙站的技術員,他們正在田間地頭對煙農現場指導。
“子全,你的煙苗長勢不錯。但仍要注意提高地溫,避蚜、促小苗偏管,用硝酸鉀對弱苗進行澆灌。生物性誘裝置不用打農藥就能防蟲,節約成本,還環保,你瞧這里面就逮住了幾只蟲……”在戴崗村煙葉種植大戶廉子全的煙田里,技術人員正在指導田間管護技術。
廉子全是該鎮有名的種煙“老把式”,已經種了十幾年煙葉的他,仍認真聽技術人員“傳經送寶”。
“技術方面不用發愁,從種到收煙站提供保姆式服務,鎮里發放煙葉補貼,還有獎勵,去年我收入不錯,今年我又種了80畝。村民看種煙效益好,沒啥后顧之憂,都主動種起了煙,今年我們村就種了490畝。”廉子全望著成片的煙田,臉上洋溢著喜悅,眼中充滿著希望。
該鎮黨委副書記時祥生介紹,高集鎮歷來有種植煙葉的傳統,鎮政府加大優勢產業培育,將煙葉生產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富民興鎮的重點工作來抓,大力宣傳煙葉補貼政策,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如何讓煙葉產業成為煙農實現夢想的致富葉、黃金葉?該鎮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支持煙葉生產,千方百計調動煙農的種植積極性。
該鎮下發了《高集鎮2020—2021年煙葉生產工作意見》等文件,為推動該鎮煙葉產業持續健康穩步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把袁莊、戴崗、明池、李崗、李莊5個村劃定為永久煙田規劃區,規劃面積3000畝,在規劃區內種植煙葉,土地流轉費用每畝補貼200元。加大政策補貼力度,提高煙農種植積極性。該鎮按照煙葉稅收的15%返還給村,用于協調土地流轉的費用,對煙葉種植大戶按照稅收的5%進行獎勵。對于種植晚煙的煙農,政府每畝獎勵100元。
同時,該鎮改善煙區灌溉條件,積極爭取煙水灌溉項目,目前項目設計已到位,可惠及煙區面積1500畝。大力推進烤煙煤改電工程,改善煙區生產生活環境,全年計劃改造25座煙炕,涵蓋項目受益面積500畝,目前已改造5座,計劃三年內改造完畢。
在此基礎上,該鎮采用理論+現場教學的方法,就煙田整地、施肥、油菜掩青、煙田移栽等技術對煙農進行培訓,今年已培訓4次,200余人參加。
“煙葉產業是高集鎮強鎮富民的綠色產業,更是農民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我們要繼續穩定煙農隊伍,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煙葉質量,增加煙農收入,全面落實各項煙葉政策,調動煙農種煙積極性,讓煙葉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葉子’。”該鎮黨委書記陳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