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月季花又開了一朵。”7月28日清晨,高集鎮黃龍村小賀營自然村的張愛勤一起床,就到門外的小花園侍弄她的寶貝。
張愛勤是個愛花的人,當村里動員村民合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時,她選擇了種花,五顏六色的鮮花不僅裝點了生活、美化了她家環境,還給小村莊帶來了無限生機。
房前屋后的空地,一直以來都是村民眼中的“香餑餑”。以前,村民隨意種菜種花、堆放柴草雜物,這一塊那一塊,嚴重影響了村莊顏值。在人居環境整治中,該村精心設計,劃定種植范圍,在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和選擇的基礎上,引導村民種菜、種花,不僅解決了村民喜歡種菜的問題,還改變了以前雜亂無章的現象。村里又投入4000余元,把道路兩旁圍上竹籬笆,為小村莊增添濃厚的鄉土氣息,收到了小投入大產出的效果。
“美麗院落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該村黨支部書記張清華介紹,為從源頭上解決臟亂差頑固性和反復性的難點問題,黃龍村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引導群眾逐步參與到對周圍環境的維護當中,并健全長效管護體系。隨著鄉村舊貌換新顏,村民的環保衛生意識得到提升,不少村民自發參與進來,每天打掃各自房前屋后衛生的同時,自覺保持村內環境的干凈整潔,有效防止了臟亂差現象的反彈。
一草一木、一點一滴的變化,讓群眾對于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幸福感觸手可及。“村里打造這么漂亮,我們要自覺主動參與進來,動動手就當是鍛煉身體了。”村民賀桂煥正在撿拾坑塘周圍垃圾。
賀桂煥介紹,他家在坑塘邊住了幾十年了,之前里面雜草叢生,特別一到夏天氣味刺鼻,村民都避之不及。今年村里出資整修步行道、清理周邊雜草垃圾,鎮里又積極與水利部門溝通協調項目資金,對坑塘進行測繪、設計、整治。
“說起我們村里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賀桂煥說,家門口就是好風景,住在這樣干凈的地方,心情更美了,對未來的幸福生活更期待了。
賀桂煥的一番話語,不僅道出了黃龍村村民的心聲,也道出了該鎮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變化。
窺一斑而見全豹。為進一步提升鎮容村貌,近段時間以來,高集鎮再次掀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高潮,全力解決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該鎮堅持“快”字當頭,迅速召開黨政聯席會,結合當前全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狀,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再次明確鎮直各單位、各村(社區)任務,嚴格工作標準。隨后召開鎮村推進會,要求各單位統一思想,迅速行動,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大規模、全覆蓋的整治活動。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該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的引領作用,全力構建支部引領、村組配合、群眾行動的工作格局。村兩委班子成員充分發揮表率作用,走在先、干在前,提高認識,明確工作目標、量化工作任務,加快補齊人居環境短板,帶動黨群積極投入到美化家園環境的行動中來。
為解決好“干部干,群眾看”的問題,該鎮以“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活動”等為抓手,發動村干部、志愿者、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環境衛生整治,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范圍,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清理,做到整治一處、提升一片。通過走訪、集中宣傳等多種方式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廣大人民群眾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破除衛生陳規陋習,不斷提高村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意識,共同營造環境整治、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讓村民漸漸從“看戲”變為“唱戲”。
同時,圍繞“點上抓特色、線上抓整治、面上抓提升”,大力整治衛生死角、畜禽養殖污染,完善基礎設施,大力實施道路升級改造、垃圾規范化處理、村莊美化綠化等一系列群眾看得見、得實惠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讓群眾的幸福感更足。
此外,加大整治力度,制定相關管理及考核辦法,各村每日將工作開展照片上傳至工作群,由鎮紀委和農業農村服務中心開展日常巡查,對各村落實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通報,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表彰先進,激勵落后,由此充分調動各村參與人居環境提升的自覺性,不斷促進整治工作常態化保持。
據了解,7月份以來,該鎮共組織1500余名鎮村干部及黨員群眾參與整治工作,出動機械230余臺,整治提升重點部位30余處,極大地改善了鎮容村貌。
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高集鎮將運用好長效工作機制,持續推進各村人居環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不斷刷新鄉村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