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合作社管理得好,市場行情好,預計每畝葡萄收入在一萬到一萬五千元?!比涨?,談起村里種植的1100多畝葡萄,構林鎮官劉村黨支部書記劉邦新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官劉村位于構林鎮西南部,交通不算方便;地處崗坡,耕地不算肥沃;不是示范村、典型村,沒有各單位的集中扶持。如何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成了當初黨支部成員的一塊心病。
劉邦新是官劉村土生土長、一步一步干起來的黨支部書記。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群眾致富。在劉邦新的帶領下,官劉村于2005年開始發展畜牧養殖業。2009年,官劉村黨支部成立了養雞專業合作社。2011年,該村通過了河南省畜牧局蛋產品無公害生產基地的認證。
在合作社的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全方位服務下,該村養殖業得到了健康發展。目前,該村存欄3000只以上的蛋雞養殖場92個,全村蛋雞存欄35.6萬只,日產鮮蛋3萬多斤,年產值5000多萬元;存欄100頭以上的養豬場36個,存欄5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65戶,生豬存欄7300多頭,年出欄13000多頭,年產值1500萬元。該村畜牧業年產值6500多萬元,凈利潤1100多萬元。
村民靠養殖富裕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凸顯出來:由于畜禽糞便不能夠得到有效處理,村里到處臭烘烘的,不僅影響了村容村貌,而且對村民的身體健康和地下水污染存在著潛在的威脅。如何既讓村民致富,還能保持鄉村的美麗呢?官劉村黨支部開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
為解決雞糞、豬糞污染問題,劉邦新帶頭建起了沼氣池,并對建沼氣池的每戶獎勵500元,引導群眾走環保之路,目前官劉村40%的農戶都用上了沼氣。
官劉村黨支部成立了綠盟林果專業合作社,在外出考察的基礎上,立足本村實際,積極探索立體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大面積種植葡萄,利用葡萄樹之間的間距進行立體種植,套種辣椒、西瓜等經濟作物。
發酵后的雞糞成為葡萄、西瓜、辣椒等作物的優質有機生物肥,不但有效地消除了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而且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采用這種循環經濟模式每畝純收入可達6000多元,比傳統種植增收60%左右,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
官劉村黨支部立足合作社,為群眾提供優質貼心服務。為農戶提供優質廉價農資。合作社積極聯系湖北等地的化肥銷售企業,在村部內設立直銷點,以每袋(100斤)低于市場二三十元的價格提供給村民。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合作社通過開展集中培訓,進入農田、養殖場“手把手”幫帶等形式,幫助群眾掌握種植養殖技術、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對農戶產品實行“訂單”經營,引導群眾進行規?;a,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由合作社聯系客商,發揮規模優勢,確保農產品銷路和價格。去年南方多雨,北方干旱,葡萄集中上市,即使這樣,該村每畝葡萄收益仍然在7000元左右。
“村支部成立合作社,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把按照章程提取的公積金真正用在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上?!眲钚赂嬖V記者。近年來,官劉村打了井、配套了滴灌設備,改造了電路,建起了新村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發展潛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