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記者走進汲灘鎮孫莊村,道路寬敞整潔,民居整齊劃一,村小學里書聲瑯瑯,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是該村以黨建為引領,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的碩果。
自2008年開始,孫莊村就開始探索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破解基層難題,解開了干部與群眾的心結。10年來,該村多次被市委組織部授予“紅旗黨支部”和“五星級黨支部”稱號。
“空心村”變身文明村
今年近70歲的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德利,已經干了50年村干部,他告訴記者,10年前村里人多地少,村民們習慣傳統耕作收入低,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下了老弱婦孺,村子成了“空心村”,各種矛盾不少。
孫莊村村支兩委面對現狀,決心改革。利用緊鄰集鎮的區位優勢,對土地重新整合,興辦商業企業;啟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提議整體搬遷張韶、楊城兩個自然村,對土地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
“空心村”治理后,凈增土地365畝,打通了五條新街道,形成四縱四橫的村道框架,與汲灘古鎮融為一體,全村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樓房,并且都有臨街門面,紅火的生意做起來,群眾的生活好起來。
堅持走民主管理,村里招商引資建成大型超市一個,組建雙沅塑業有限公司,通過企業帶動個體戶的發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我以前在外打工,回來在塑業廠上班,月收入3000多元,還能照顧家庭和孩子。”在雙沅塑業有限公司上班的村民孫德江說。
“大家兜里有錢又有事情做,村里的矛盾少了,我們村也成了省級文明村。”孫德利滿臉的笑容。
打造全能型黨支部
一個村要想發展,就必須依靠堅強的黨組織。孫莊村以“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為依托,以服務群眾為中心,激發全體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致力于把村黨支部打造成全能型黨支部。
抓好村干部思想政治學習,是黨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孫莊村始終堅持定期開展專題學習,對“三會一課”“兩學一做”和扶貧政策認真研究,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實行黨員“五包”制度,每個黨員分包幾戶村民,負責所包家庭的扶貧工作、增收致富、大氣污染防治、戶容戶貌、治安信訪五項內容。68個黨員分為10個黨小組,黨小組組長兼任民事調解員,協助村里解決群眾的各種困難。
村干部高玉鳳退休后,主動擔任村里第8黨小組的組長,她告訴記者:“一輩子跟群眾打交道,即便是退休了,我也想再發揮一下自己的余熱,繼續為群眾服務。”從鄰里不和到婆媳不睦,從宅基地糾紛到孩子上學,她自己都記不清到底為村民調解過多少次糾紛。
50年黨齡以上的老黨員,受到村里多方照顧,除了在各種政策上給予優惠與幫助外,從2016年起,每月發放60元特殊補助。“黨和政府為我們想得周到,如今我們不但能夠享受村干部養老金,每月還有老黨員生活補貼。”該村近90歲高齡的老黨員李金榜激動地說。
擴建學校發展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村里的小學是1986年建的,校舍陳舊,設施缺乏,因為條件太差,學生紛紛轉學。2011年,村里準備擴建學校,由于涉及土地重新整合劃分,擴建工作遇到阻力。為使工作順利開展,全村黨員都積極行動起來,挨家挨戶做工作,給村民講解發展教育是長久之計,最終解決了學校擴建用地問題。
缺資金怎么辦?黨員們捐款或親自貸款支援建設學校。在眾人的期待中,孫莊小學擴建工程圓滿完成。目前,在校學生已達1300余人,成為全鎮人數最多的小學。
“基層治理涉及面寬、量大、事多,又直接面對群眾,我們通過黨建工作引領全局,既保障群眾集體權益,又滿足群眾個性需求。”孫德利說,“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行民主科學決策,村里所有事務公開透明,群眾直接參與,各項工作商定、工程招標、建設進度、資金支付等全部公開,群眾就像干自己家里的事一樣,知道得清清楚楚,村里的各項工作走上了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新擴建的孫莊小學 本報記者 大 地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