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十四五’鄉村規劃,不能只在會桌上談,還要因地因村制宜進行設計,更要聽取百姓們的建議,讓規劃符合實際,貼近時代氣息。”近日,汲灘鎮王營村鎮人大代表金明漢,在審議十四五鄉村規劃會上一番建議。贏得了與會者們陣陣掌聲。
今年以來,汲灘鎮把“十四五”鄉村規劃當作鄉村振興的首要大事來抓,鎮成立由鎮長主抓、人大主席專抓的領導小組,由村鎮辦、土地所、水利站、文化站等職能部門技術骨干組成專業規劃班子,聘請鄭州大學鄉村規劃學院的教授,到各村實地考察,并對鎮村兩級干部、規劃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后,著手規劃,三易其稿。鎮人大主席團審議時,建議鄉村規劃以暢、亮、潔、凈、美示范街道創建為重點,根據汲灘鎮三河交匯、歷史文化厚重、鄧州市四大名鎮之首特點,結合陜山會館、關帝廟、水旱碼頭及諸多紅色元素、古老街道等,進行文化、商貿、旅游、綜合規劃,得到鎮政府重視,以此增加汲灘古鎮顏值。
該鎮根據人大代表建議,還把“不忘鄉愁”貫穿于和美鄉村規劃之中,按照宜居宜業標準,對廖寨、孫莊、張井、張橋等10個村列為重點規劃。諸如,廖寨村有明清時代的古建筑,建議規劃上對這些古建筑加以保護、修繕,并圍繞該村濱臨湍河,距街較近特點,在發展產業上,以種植蔬菜為主,糜渠村結合三國時期劉備之妻糜夫人居住時引渠繞村特點,對原有渠道筑堤護坡保護列為重點規劃,張橋、南王村根據漢代安眾縣古城遺址特點,不僅對古橋、古樹列為重點保護規劃,還要利用廢棄坑塘,以發展水產業,以此達到一村一景、一村一業。
鎮人大主席團為確保十四五鄉村規劃,貼近和美鄉村氣息,以三個代表聯絡室為陣地,把92名市鎮人大代表分包各村,走村串戶,聽取村民建議。目前,已收到建議112條,已被鎮村規劃小組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