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道路漫長,有你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并不孤單,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回報各級政府的關愛,謝謝你們!”去年10月份,家住林扒鎮溝王營村的學生楊柳,用一封信感謝該鎮助學興教工作人員。
原來楊柳父母外出打工時,在一次車禍中雙雙受傷,失去了勞動能力。家里還有古稀之年的爺爺需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初中剛畢業,而高考前不久,父親又突然離世,使楊柳的求學之路雪上加霜。
林扒鎮政府和助學行教學會得知這一情況后,冒著傾盆大雨,踏著泥濘,為楊柳送去了5000元學費并為其辦理了8000元的助學貸款。弟弟初中畢業后想學技術,工作人員幫他聯系好了市職業技術學校,又多方努力,為楊柳母親在村小學找了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徹底解決了楊柳的家庭困難。
“絕不允許轄區內因學生家庭貧困而耽誤學業,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竭盡所能幫助他們圓夢求學之路,幫其家庭提高收入。”林扒中心校校長趙英杰說。
為使教育扶貧真正落到實處,林扒鎮從2020年元月開始,成立了林扒鎮助學興教協會,向社會和企業募捐768300元,全部用于開展獎優助貧,助力教育扶貧。截至目前,捐助貧困學生上網課用的平板電腦4500元;資助小李營村貧困學生宋紅恩3000元;教師節獎勵優秀學生、貧困學生115300元;資助馬營村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周正環2000元、石煥仙2000元等……資助助學金共13.5萬余元,受到了轄區內學生家長的一致稱贊。
“收到助學金后,一籌莫展的生活瞬間明亮了起來,沒想到黨和政府在時時刻刻關心著我,我會將這一恩情化作好好學習的動力,好好學習,回饋社會。”周西村貧困大學生李穎娜,拿到助學金后激動得滿眼淚花。
“教育扶貧只拿錢肯定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有高質量的教育扶貧才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提升貧困群眾的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為社會培養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林扒鎮黨委書記張棟,在優秀師生表彰大會上提出了多樣化、多舉措的教育扶貧思路,為全鎮更好培養貧困家庭優秀學生指明了方向。
如何多維度為貧困學生提供幫助?
林扒中心校先后多次召開會議進行部署,并集合全鎮教師,組織了6輪教師大走訪,一戶不落、一人不漏,一邊宣傳教育扶貧政策,一邊詳細登記學生的詳細情況,澄清了實底。凡是建檔立卡戶學生,中心校以村小學為單位,一人一檔,實施全方位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
針對學習基礎薄弱,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組織老師成立愛心幫扶團,為薄弱學科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一對一進行輔導。
“我很感謝老師對我的幫助,讓我重新燃起了上學的信心,順利融入學校這個大家庭。”聶新博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屋漏偏逢連陰雨,本就覺得自卑的他,去年患上了皮膚病,治愈后皮膚上留下的疤痕和長期請假后學業的空缺,使他不愿意面對學校的師生,學校老師張麗知道這件事情后,主動去聶新博家里為其做心理輔導,并為他準備了充足的教材、資料,一對一補課指導,把缺失的課程全部補了回來,聶新博跟上了教學進度,讓他重拾信心,重新踏上了求學之路。
為充分體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合理,林扒中心校主動對接貧困學生,為其提供日常生活、學習必備品,提供免費的學習資料,適度實施政策傾斜,讓更多的貧困學生享受到政策紅利,從而改變目前困境。
“我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一起上網課了,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也不用去鄰居家問了,老師還能直接網上給我批改作業,每天都很開心。”姜營村的吳昊天、吳昊軒兄弟兩個,收到鎮助學行教協會委托其校長送去的平板電腦,高興得快要跳起來。
“‘治愚’和‘扶智’,目的就是發展教育,貧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和知識,發展就有了希望。下一步,我們將倡議動員更多學校、家庭和社會力量,深度參與教育扶貧工作,采取更多有助于貧困學生教育發展的舉措,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解除貧困家庭的現狀以及脫貧致富,做出更大的努力。”張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