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鄧南地區突降暴雨,劉集鎮杜營村何營自然村北邊低洼處被漂浮物堵塞水道。該村環保信息員及時將現場照片和位置信息報送給鎮環保辦公室人員,同時,遠在鄭州參加培訓的該鎮鎮長馮明雨通過手機上的奧維互動電子地圖也已了解到該情況,他迅速通過電話遠程安排工作,處理突發狀況。在第一時間準確獲取現場照片和位置等信息,并即時“調兵遣將”處理問題,這一切都得益于該鎮創新的“掛圖作戰”工作方法的有效實施。
劉集鎮境內有刁河、黃龍渠、黃水河、白龍渠、何沖水庫等多處河流排污口和100多家養殖場和養殖戶,利用電子互動地圖把污染源或排污口重新進行標注,制作精美的圖表上傳至手機系統,并作紙質大圖掛在墻上,標識每個污染源的工作內容、時間節點、負責人員等情況。該鎮環保辦公室將紙質圖表分發到各管理區、各村部環保室,鎮黨委領導和主抓環保工作的干部人員每天可以通過手機上的信息系統,對掛圖中標注的全鎮河流水系圖、河渠范圍等情況進行觀察,隨時了解全鎮河道及養殖場等的實時情況,準確掌握轄區水污染等防治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
“這種系統能夠準確定位污染源的經緯度,可以上傳現場照片,保存主要信息,為環境排查工作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該鎮環保辦公室工作人員說道,“系統內顯示的污染源的位置很準確,誤差范圍在0.5米以內。”記者在劉集鎮環保辦公室內的電腦屏幕上看到,該鎮2017年和2018年大氣和水污染等信息全部清晰可現。
6月底,該鎮連降暴雨。監管人員通過手機看到系統上上傳有新增生活垃圾污染點的照片,在地圖上顯示出具體位置在厚橋村向北的公路旁邊,馬上通知厚橋村立即整改,告知3日內清運生活垃圾,3日后鎮環保負責人到現場復核工作情況,并要求上傳工作整改照片。記者在電腦上清晰地看到了當日整改前后的照片。
“只要一打開電腦的環保信息系統,馬上就可以看到當時的環保整改情況。”該鎮副鎮長王清兵說。“原來的谷歌地圖只有道路建筑及河道信息,現在增加了標注內容,境內的河流等污染源的具體位置,圖片信息、還有排查時間責任人等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該鎮推行河長制“掛圖作戰”的方法,在工作中運籌帷幄,對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調度,掌握了工作中的主動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能。至目前,全鎮已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高耗能、高污染企業3家;拆遷關停禁養區的規模養殖場戶34家;對30000米水渠、河溝水面垃圾物進行了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