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記者 孫光旭 通訊員 丁東三
“傳統農業經濟效益不高,鎮政府牽頭引進和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貧困戶不僅可以通過土地流轉獲得‘財產性’收益,還可以就近在家門口打工。”日前,劉集鎮鎮長馮明雨告訴記者。
近年來,劉集鎮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引導農民積極流轉土地,開展特色農業種植,實現該鎮農民增收致富新突破,帶動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脫貧。
記者走進劉集鎮杜營村看到:50架日光溫室大棚中,鮮艷的西紅柿掛滿枝頭;800畝肥沃土地上,油用牡丹繁茂碧綠;100多畝淺池蓮藕碧波蕩漾。
“這都多虧了鎮黨委、政府的幫扶和指導,俺們村里村民愿意把土地流轉出來,搞特色農業項目。”杜營村黨支部書記莊成軍高興地對記者說,“在俺們村的大棚里干活,一個正常的勞動力每年可以掙15000多元,僅今年上半年,我們就支出了30多萬元的工錢。”
“我在大棚里打工,比在家里種莊稼劃算得多,一個月干20來天,能掙1000多元。”莊營村貧困戶48歲的杜建勇告訴記者,他妻子身體有病,家里倆孩子都在上學,自從來到蔬菜大棚打工以后,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
劉集鎮及早動員部署,借政策項目,夯實發展基礎。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勢相結合,該鎮實施“一村一品”戰略,要求各村結合自身優勢發展自己的拳頭產業,特別是發展特色種植和畜牧業。該鎮積極利用政策配合項目,扎實推進3萬畝農綜開發項目和1.6萬畝農田升級改造項目建設;利用移民局后扶項目,發展移民新村肉牛養殖產業和溫室蔬菜大棚種植;利用水利局政策項目實現24個村自來水入戶,為特色農業種植養殖創造優良條件。目前,農綜開發項目和農田升級改造項目共修建水泥路84公里。該鎮建立在外成功人士人才庫,村支書和鎮政府工作人員定期向他們介紹家鄉經濟發展情況和優惠政策,鼓勵其返鄉創業。目前,在外成功人士夏祖建返鄉創業投資1.6億元建設的泰鋒漆廠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之中。
規劃示范大方,準備項目落戶。該鎮及早調整土地,集中流轉形成大片方田,共流轉土地3200畝,發展的油用牡丹、蔬菜大棚、中藥材、花卉種植等高產高效特色農業已初具規模?!?br />
開展一對一結對子精準幫扶。鎮機關干部、鎮直部門負責人,與優勢農戶和貧困戶結成幫扶對象,從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進行幫扶。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村企負責人、各類種養大戶和合作社經紀人到外地參觀學習,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和思路。通過印發資料,請本地種養能手現身說法,指導農民發展特色種養植業。
截至目前,該鎮發展肉牛養殖場12家,養雞場79家。榮林奶牛場現存欄奶牛110頭,鵬博養殖場投資1600萬元引進規?;a設備。這些養殖龍頭企業帶動了該鎮養殖產業快速發展。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積極引領農民進行農副產品深加工,努力做到農副產品的自產自銷,積極帶動貧困戶家門口就業100多人。
“下一步我鎮還要加大對特色農業扶持力度。在這些先進典型的引領下,特色農業發展會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更大實效。”劉集鎮黨委書記鄧濤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