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抓黨建促脫貧——杜營村黨員成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2019-07-25 15:44:57 作者:張 洋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艷陽高照,記者在劉集鎮杜營村看到,近100畝的荷塘里,紅色、粉色、白色的荷花在風中搖曳;遠處一排排蔬菜大棚昭示著該村蔬菜產業的蓬勃發展……田間忙碌的農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杜營村位于劉集鎮北約2公里處,全村2286人,黨員46名,村支兩委班子成員5人。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杜營村黨員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緊緊依靠全村群眾,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解決村里的各種問題,發展蔬菜大棚等項目,黨員干部成為脫貧攻堅工作的中堅力量。

    “四議兩公開”解難題

    72歲的村民吳金秀和老伴一起生活,老兩口身體都不太好,曾經找村干部想要五保戶指標,村干部就耐心地給他們講政策,有兒女的是不能享受五保的,吳金秀理解地點了點頭,希望如果有好政策時能夠照顧他們兩位老人,村干部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村評選出的低保戶、五保戶、貧困戶,從沒有產生過歧義。”村會計杜長征說。

    據了解,該村在評選低保戶、五保戶、貧困戶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共同討論,張貼公示,最后把名單報到鎮政府。“一道道程序走下來,五保戶、貧困戶,都是大家共同參與評選出來的,都沒意見。”黨員王明生說。

    美麗鄉村建設,杜營村爭取到了150萬元的項目建設經費,可這么多錢往哪里用?用到那個自然村?又成了大家討論的重點。

    “每個自然村的村民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想用項目資金讓自己的村子變得更漂亮。在村部會議和村民代表大會上,爭論很激烈。”村黨支部書記張清波說,“后來,大家集體決議利用項目資金打造出‘窗口村’。”

    “四議兩公開”的充分運用,保證了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積極性,村內事務公開透明,減輕了村干部的工作壓力。

    “黨建+合作社”促產業發展

    “我在合作社里主要做一些除草、收菜、施肥類的活兒,還能照顧生病的母親,合作社在時間上沒有那么嚴格的要求,每個月有1500元的工資,我很滿意。”該村貧困戶莊煥祥,一邊把摘好的番茄放進籃子,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莊煥祥所說的合作社,是2015年注冊成立的成林種植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為股份制農民合作社,主要從事蔬菜、瓜果、苗木的種植銷售。目前,合作社已經流轉土地1180畝,其中蔬菜大棚50個占地120畝,主要有西紅柿、青椒、茄子、芹菜等反季節蔬菜,年產量達到1340噸,銷售額390萬元;建設標準化蓮藕種植基地300畝,年銷售額360萬元。

    貧困戶莊煥祥自己體弱多病,還要照顧70多歲臥病在床的母親,合作社讓她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方便她回家給母親做飯,并拿出合作社基金補貼其家用。

    “作為一名黨員,自己致富了,要響應國家扶貧工作的號召,我們要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該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莊要兵說。

    為了更好地幫扶貧困戶,合作社特意成立了劉集鎮蔬菜種植協會,種植大田蔬菜,吸納貧困戶5戶入股,采用無塔滴灌供水技術,種植花菜和西藍花等,畝純收入在1200元以上;為貧困戶提供了優質花生種、化肥、農藥等農資物品,解決了貧困群眾的生產難題;利用貧困戶小額貸款作為入股資金,保證入股貧困戶每年分紅不少于3200元。

    “黨員就是一面旗。通過在扶貧工作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成林種植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下一步工作中,合作社將不斷深化產業扶貧大格局,著力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力爭成為周邊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帶動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撐點,讓每個黨員干部都成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張清波說。

    杜營村莊營自然村游園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