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良田千畝,水清魚躍。廣袤的農田里鑲嵌著一道道藍色的田水溝,溝內生長著成群結隊的蝦蟹魚兒。近日,今日鄧州來到位于劉集鎮余家村的豫丹水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稻蝦基地,被眼前這如畫般的景象吸引。
“我們主要利用丹江水資源,養殖龍蝦、鱸魚、鱖魚等,同時以蝦養稻、稻養蝦的生態模式實現了農業不丟、漁業增收、糧漁雙贏的新型富民大產業。”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劉集鎮政府的大力支持,鎮政府幫助邀請省市的水產養殖專家為養殖問題“把脈問診”,還通過在外鄉賢為公司拓寬銷路,現在公司不僅發展穩定,去年又擴大規模,養殖了金魚等新品種。
鄉村要發展,產業是關鍵。該鎮結合各村特色產業,依托資源優勢,按照“1+N”鄉村振興產業體系,根據各村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
和豫丹水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一樣,在劉集鎮政府的支持下,杜營村村民積極聯系在外鄉賢,最終選擇了種植大棚蔬菜。其中,該村的成林蔬菜種植合作社先后投資190萬元,流轉土地31畝,建起蔬菜大棚,種植芹菜、黃瓜等反季節蔬菜,年收入100多萬元。
在政府扶持和特色產業示范引領下,該鎮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的熱情高漲,產業效益頗豐。陳橋村村民李正波種植洋蔥310畝,年經濟收入達180余萬元;東阮村種植晚秋黃梨,畝效益達5100多元;陳橋村種植甜葉菊、煙葉、香菜,胡魯營村種植葡萄,曾家村養殖黃牛,“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也讓村民就近就業增收。
“下一步,劉集鎮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引導各村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積極培育‘一村一品,不斷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活力,著力形成產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局面。”劉集鎮黨委負責人馬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