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 id="tqfhi"><label id="tqfhi"></label></pre>

  • <acronym id="tqfhi"><label id="tqfhi"><xmp id="tqfhi"></xmp></label></acronym>
    <track id="tqfhi"><ruby id="tqfhi"><menu id="tqfhi"></menu></ruby></track>

    龍堰鄉劉道村 破除舊習俗 倡導新風尚

    2019-05-23 10:52:11 作者:劉浩博 通訊員 張青會 周已楷 來源:鄧州網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劉浩博 通訊員 張青會 周已楷)好鋼使在刀刃上,有錢花在正地方。這幾天,龍堰鄉劉道村愛心人士捐款建設文化廣場的事在十里八村間廣為流傳。

      劉道村的文化廣場于5月10日正式開始使用。當天,該村新建的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鑼鼓喧天,市里來了豫劇團,鄉里來了鑼鼓隊,村民跳起了廣場舞,人們像過節一樣載歌載舞,整個村莊沸騰了。

      但起初村里要建文化廣場的事卻一波三折。

      今年春節期間,該村組織外出的鄉土人才召開聯誼會,希望他們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大家一呼百應,紛紛決定捐款。

      捐款為村里做什么,群眾的意見并不統一。劉道村原名劉道廟村,因解放前有一座關帝廟而得名,所以有人建議重修關帝廟,以弘揚關羽“忠義”精神;有人建議建祠堂,用于祭祀先祖,盡孝執禮。

      村黨支部書記劉齊岑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在村黨支部會議上說,外出人員想委家鄉建設出資出力的熱情值得肯定,但是村里文化設施落后,群眾娛樂健身沒有場地,老人婦女跳廣場舞也沒有場地,不如建一個文化廣場。

      清明節期間,外出人員回鄉祭祖,又有人提出建寺廟宗祠的事。劉齊岑提議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村黨支部又一次召開會議,老黨員劉秀點說:“關帝廟不建我們可以把關公的‘忠義’精神裝在心里,忠于黨、忠于國家;沒有祠堂我們可以把‘孝道’寫進家譜里,但文化廣場不建不行,那是我們村民休閑娛樂的場地,可以造福子孫后代。”

      就這樣,村里經過集體研究,終于形成了初步意見和方案,因為這個方案符合本村發展實際,符合群眾意愿。后來的村支“兩委”商議,黨員代表審議,村民會議決議幾個環節都順利通過,老百姓也再無異議。

      籌建文化廣場決議落地后,以劉國輝為代表的在外成功人士積極捐款,短短20多天時間里,全村124人共捐款近20萬元。

      村民共同一條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施工過程中,老黨員劉秀點日夜堅守工地,幾名貧困戶清潔工在工作業余時間起早貪黑,義務為文化廣場植樹、打掃衛生。

      新建的文化廣場位于村部后面,占地大約有四畝,周邊新栽植了風景樹300余棵,安裝路燈20盞,配備了籃球場、乒乓球臺和14套文體健身器材。

      “現在,我們也能像城里人一樣有了自己的娛樂場所,村民們每天在這里跳舞、健身,到處是歡聲笑語,村文化廣場建成后,還吸引了周圍十里八村的群眾都來健身娛樂,成了劉道村和周邊村民的精神家園,以前的一些舊習俗正在逐漸消失,文明新風吹進了群眾的心坎里。” 劉齊岑告訴記者。

    分享到:
    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_欧美缴情站三五影院_4399韩国日本电影_亚洲春色CAMELTOE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