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羅莊鎮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重點,同時著眼長遠,立足民生,自覺為群眾辦實事,有力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廁所革命” 增幸福指數
“這一個多月來,改造廁所的村委干部和師傅們真是辛苦了,我們的生活確實方便很多。”5月6日,說起改造廁所的好處,馮坡村居民馮明西難掩感激之情。
馮坡村原是一個基礎設施落后的老舊村,吃水靠氣壓井和水井汲水,廁所都是旱廁,一到夏天,氣味熏天,蚊蠅亂飛;每逢陰雨天,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流,村民生活十分不便。
該鎮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放在重點位置,組織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廁所革命”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村民馮文雄說,他們家的新廁所今年春季蓋好了,既不用花一分錢,也不用操一點心,方便又衛生,想一想真的挺幸福。
“目前,黨員干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入戶了解實際情況,盡快完成今年50戶的改廁任務。”該村黨支部書記馮文超說。
至目前,該鎮的“廁所革命”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已經有9200多戶順利地完成廁所改造,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全部完成。
特色種植 助增收致富
當下,小豌豆已成為羅莊鎮的一個特色產業,它不僅變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小“金”豆,也盤活了當地土地資源的高效化利用。
土谷山下,連綿起伏的豌豆田在陽光的照耀下綠意盎然。在任崗村村民任明輝的豌豆地里,20多名群眾正加班加點地收獲豌豆。
60多歲的王儀是趙集鎮人,趁農閑時間來干活,僅一個多星期就掙了600多元。
該鎮相關負責人說,青豆畝產1500斤左右,按每斤1.2元的價格計算,經濟效益比傳統農作物好很多。目前,任崗村共種植豌豆1600畝,宅子村種植800畝,羅東社區種植300畝,其他村種植的也不少。
最近,絡繹不絕的經銷商蹲守在田間地頭,第一時間把這些小“金豆”運往廣東、四川、陜西、北京等地,每天大約有70噸豌豆運往外地。
“豌豆種植比傳統農作物要實惠得多,一年可以種植二至三季,按以往價格,每畝至少有3000元的收入。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養殖,讓群眾增收致富。”該鎮鎮長劉德坤說。
招商引資 促創業就業
位于羅莊鎮的南陽和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企業,這是該鎮近年來引進的最大的工業企業,去年年底建成投產,安置就業近百人。
該鎮以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已經配套修建4.5米寬的水泥路10多公里,安裝路燈40盞,栽種綠化樹木、花卉上千棵,實現了羅莊鎮片區綠化亮化,構筑起鄉鎮工業發展的“大舞臺”。
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南陽和信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熱鍍鋅項目發展后勁十足,鎮政府通過多方協調,又在原廠址東邊流轉土地70畝,馬上就進入施工階段;位于周郝村的鄧州市梓宸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占地5畝,廠房鋼筋框架和下水管道正在施工,10月份即可投產,屆時將帶動30多人就業;位于南古村和白營村的牧原分廠計劃建設用地100畝,土地流轉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中,預計明年就可投產……
“我們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全過程,對發現的問題,‘對癥下藥’著力解決,與群眾加強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實際行動,讓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該鎮黨委書記路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