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今年以來,羅莊鎮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創新工作思路,積極發動群眾,形成了“黨員干部走在前,全體群眾齊動員,全鎮上下齊爭先”的工作格局,鎮村道路通暢干凈,村莊環境整潔有序,庭戶小院整齊衛生。
一是深入宣傳,調動群眾自覺參與的意愿。建立鎮、村一體的宣傳動員機制,通過出動宣傳車、懸掛橫幅、刷寫標語、召開群眾會議,印制發放《致農民朋友的一封信》《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倡議書》和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宣傳掛歷等,讓群眾認識到人居環境整治的意義、好處,明白黨和政府的目標和決心,清楚工作的內容和任務,營造濃厚宣傳氛圍,激發干群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來的自覺性。
二是創新工作,形成干群齊建共管的合力。人居環境整治中,基層要面對的是“誰來干”“怎么干”“咋組織”的問題。羅莊鎮立足鎮情,創新思路,多措并舉,使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首先,黨員干部作表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該鎮書記、鎮長、包村干部每天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現場作戰,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現場研判、現場決斷,并帶頭帶著工具參與到清掃、除草、整路行動中,有幾位村支書還親自操作挖掘機、推土機清理路邊溝渠、拆除殘垣斷壁,用實際行動帶動群眾,推進工作扎實開展。該鎮羅東社區干道兩旁群眾,因害怕來往車輛占壓自家門前水泥地坪,均在戶前堆放石頭雜物等,鎮政府因情制宜,購置木質大花盆種植綠化草木沿線擺放,得到相關群眾好評及理解,各家各戶紛紛主動移除門前障礙物,還道路應有的“暢亮美”。其二,創新實施戶區制。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寬、線長、任務重,若還按村組建制,網格太大,工作不易“走細”;若按戶建制,又不易監管,且很多無勞力、弱勞力戶工作無法開展。根據這種情況,該鎮在村組之下,探索實施“戶區制”,按照村民就近相鄰、自愿結合的原則,每10戶左右劃分為一個人居環境整治戶區。每個戶區既依托村民小組,又不局限于村民小組,設戶長1名,戶長由該戶區內村組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擔任,戶長帶頭清理房前屋后衛生,并帶動周邊戶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因戶區內部人員多為近鄰,又多以自愿組合為基礎,在一起議事方便、凝合力大,互惠性和互助性都比較強,更利于推動工作開展。同時,在每個自然村設置區域片長,在村支委統籌下,由村干部、黨員擔任,對自然村內人居環境進行督促檢查。
其三,微信溝通促趕超。該鎮充分發揮網絡便捷作用,鎮、村、組、戶區分別有相應的人居環境整治微信工作群,不同的事項通過不同的微信群發布、通知、動員,在群中圖文并茂地展示相關村組戶工作推動情況,推介好的經驗做法,讓大家時刻不松勁、學有榜樣、追有標兵。
三是評議獎勵,激發群眾主動作為的動力。鎮、片區、村組、戶區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具體事宜,層層抓好推進。村級每周開展區域量化打分,自然村開展量化排隊,行政村量化總評,總評結果張貼在戶區、自然村及村部公示。特別是在戶區制實施中,對整治好的戶區頒發“明星戶區”流動錦旗;對工作開展好的戶長頒發“優秀戶長”流動錦旗。馮坡等村專門購買了紅燈籠、中國結等,作為獎品獎勵給環境整治行動好的組、戶區、農戶,高掛在獲獎的組、戶顯眼位置,有效提升了廣大干群的責任感和積極性,提高了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目前,該鎮形成了全體群眾踴躍參與、每家每戶積極動手的良好局面,還涌現出一大批鄉賢,紛紛捐款捐物支持家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陳家村鄉賢自發捐款9萬余元,為村里購置太陽能路燈125盞;宅子村鄉賢自發捐款2萬余元,購置中國結100個,裝點了村內路燈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