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網訊 “把地承包出去,一年的租金就快趕上過去一年種地的收入了,還旱澇保收,農民成了產業工人,每個月都有工資?!比涨?,正在孟樓鎮小孔村蔬菜大棚內忙活的村民孔傲祥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
孟樓鎮鎮長郭松介紹說,這是該鎮近年來通過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高效農業區建設、移民集約經濟區建設,加速土地流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所帶來的結果。
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以前一到旱天,就只能人拉肩扛,還不知能澆多少地,現在往地里引水太方便了?!辈簧俅迕窦娂娤蛴浾哒f道。
該鎮人大主席劉剛說,鎮里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為契機,早謀劃、早行動,抓好全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水利設施建設資金400余萬元,對朱灣和白樓兩個泵站全面修復,并配套修筑斗渠、毛渠12000米,解決了農業灌溉問題。爭取水庫除險加固資金150萬元,對劉崗水庫全面整治,提高其防洪、灌溉能力。把全鎮6萬畝耕地納入土地整理計劃,目前規劃設計已上報省國土廳入庫。
同時,該鎮計劃把高標準糧田面積擴大到20000畝,擬對軍九、大孔、西竹等9個村33507畝耕地進行確權發證。同時爭取劉崗安全飲水項目,實現安全飲水工程全覆蓋,對白樓、長樂、耿營和南孔4個村7個坑塘進行綜合整治。
抓好高效農業區建設
在該鎮中藥種植基地,該鎮副鎮長劉富春告訴記者,現在正是丹參開花的季節。丹參適宜在土質肥沃的沙質土壤上生長,跟該鎮土地情況很吻合。按照“圍繞特色經濟,重點發展高效農業區”的思路,去年秋季,鎮里決定發展中藥材種植,與綠森家庭農場簽訂了種植協議,采取“公司+基地”種植模式,引導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
目前該鎮已調整土地5000畝種植丹參,預計明年可達1萬畝,350余農戶與綠森家庭農場簽訂了種植協議,和廣州白云山制藥、安徽亳州宏大中藥廠達成了合作意向。
抓好移民集約經濟區建設
在張義崗移民新村的蔬菜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將剛采摘的辣椒打包,準備裝車外運?;刎撠熑私榻B,每天都有外地的貨車來這里拉蔬菜,特別是過節的時候,更是供不應求。旁邊等待裝車的上海貨車司機笑著說:“你們這個地方的蔬菜觀感口感都很好,我們老板就認這個地方的菜?!?BR>
記者了解到,張義崗移民新村是該鎮重點打造的集約經濟區。按照“圍繞移民經濟,重點建設集約經濟區”思路,該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充分運用省、市移民政策性資金,發揮獨特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建設輻射豫鄂兩省的新鮮蔬菜生產基地。目前,已流轉土地54畝,投資60萬元,建成蔬菜大棚50個,年效益300萬元。
同時該村通過“農戶自愿、政府支持、協會運作”的方式,流轉土地500畝,發展桃樹、西瓜等特色種植,帶動移民及周邊群眾致富。依托張義崗養殖小區,大力發展奶牛養殖。前不久,該村與深圳一老板達成合作意向,計劃投資5000萬元,占地108畝,一期養殖奶牛300―500頭,二期擴大到800―1000頭,預計年產鮮奶2700噸,實現年收入1200萬元。